数码学习:如何在便利与分心间取得平衡?
数码学习:如何在便利与分心间取得平衡?
随着数码学习的普及,数码设备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然而,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设备,避免过度依赖,成为家长和老师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采访学生、老师和专家,探讨数码学习的优势与挑战,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实用建议。
在新加坡,所有中学生都配备有个人学习电子设备(PLD),这不仅在疫情期间辅助了远程学习,在疫情后也继续为学生带来便利。数码学习,即以数码产品作为学习工具,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使用数码设备的利与弊
在诺雅初级学院念高一的张秉国说,过去四年的中学生涯,上课时几乎天天有平板电脑“相伴”。他认为,数码学习有很多优势,比如方便携带、网上资源丰富、环保等。华侨中学高中部的王颢喆也表示,数码设备使学习过程更灵活,老师可以设计更多元的教材,如模拟实验等。
然而,数码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数码学习很容易让人分心。德明政府中学的周僖倩表示,一开始拿到笔记本电脑时,对于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有些不熟悉。纪雅涵也提到,虽然学校有各种限制措施,但有些同学还是会想方设法“钻漏洞”,浏览与学习无关的网站。
老师:合理使用是关键
曾在本地一所中学任教、目前担任补习老师的王恩兆认为,数码设备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充实有意义,也能鼓励学生自学增广见闻,但关键在于学生的心态。他说:“有了数码设备,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充实有意义,也能鼓励学生自学增广见闻,但不论科技多么先进,到头来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心态。”
专家:重质不重量
培育专家苏菲亚建议,学生应不时地自我检查身体状况,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大家要给自己时间休息片刻,让以免眼睛因盯着屏幕而过度疲劳,坐久了就站起来走一走舒展筋骨。”
专家指出,在数码时代吸收新知识更快速方便,学生与其控制自己的屏幕时间,不如思考自己是否浏览太多无谓的内容。教育部也表示,通过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包括探索生活中的例子、户外体验等,学生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具目的性地使用数码设备,也能提高学习成果。
数码学习工具推荐
- Forest:通过种植虚拟树木来专注和提高办事效率,让用户能从中获取满满成就感。
- Notion:集合笔记、知识库、看板、日历等多种功能的应用,可有效地组织和分享学习内容。
- YeolPumTa:来自韩国的学习应用,专注于时间管理,让用户轻易追踪和管理学习时间。
- 笔记+:不少能在平板上记笔记的应用都需付费,但这款免费且记笔记且功能齐全的应用值得收藏。
- 翻页时钟:在不使用数码产品,可开启这款应用,以精美的设计感受时间流逝,提高效率。
展望未来:迈向“无纸”课室时代
对于未来的课室是否将完全迈向“无纸化”的时代,受访学生和老师持不同看法。周僖倩认为,课堂上完全数码化绝对有可能。“现在老师使用资料,很多都放上网了,我们的一些作业,老师也能直接修改,整个教学过程更方便也更及时。”但也有学生认为,考试时以笔纸作答还是比较实在,某些科目的老师有时还是会分发纸质作业,让学生训练笔速。
教育部表示,中学生会继续以线上和线下的资源学习,包括纸质课本、数码版课本(IDT),及其他SLS上的数码教材。这种双管齐下的学习方式会因科目而异,以配合不同学习需求。
本文原文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