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子竞技产业的演进与未来展望
新电子竞技产业的演进与未来展望
电子竞技作为文化与体育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应用场景,具有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和全新的经济增长潜力,在连接世界青少年群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诸多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随着“电竞入亚”“电竞入奥”的逐步实现,电子竞技已超越传统游戏范畴,成为集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数字革命于一体的新兴产业。能够覆盖人类全生命周期的“新电子竞技”,正以潮流之势席卷全球,反映出经济发展、体育治理、文化传播等诸多领域秩序调整与格局重构的深刻变化。
电子竞技新定义
电子竞技有多种英文表述方式,国外被引量较高的相关研究成果多聚焦以游戏为载体的传统电子竞技。有学者认为电子竞技是一种运动形式,这项运动主要由电子系统来促进,选手和团队的输入以及电子竞技系统的输出都以人机交互为媒介。
从国外实践来看,2023年9月,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宣布,国际奥委会有史以来首次展望电子竞技的未来,成立一个全新的电子竞技委员会。2024年7月,国际奥委会宣布将于2025年在沙特阿拉伯举办首届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为电子竞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和路径。
从国内实践来看,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整合现有体育项目,将电子竞技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官方对电子竞技的解释为:电子竞技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以现代电子技术和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里,采用统一的竞赛规则,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人和人或者人和机器的对抗。
而在社会公众的观念中,电子竞技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以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为媒介而进行的电子游戏竞技活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竞技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升级,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智慧体育、虚拟体育等新型电子竞技形态不断完善,电子竞技的体育属性得到充分体现,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因此,重新定义电子竞技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电子竞技现有定义以及发展趋势,本文所指的电子竞技是一种依靠智能设备、装备形成的,既有娱乐功能,又融合健身和教育等功能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运动。它包含三大基本种类:基于文化艺术形式融合发展而成的游戏电子竞技;基于传统智力运动内容形成的休闲益智电子竞技;基于传统体育运动与虚拟空间结合而成的智慧体育电子竞技(包含虚拟体育)。
电子竞技的发展阶段
当前,电子竞技的主要形式仍是以网络游戏内容为载体,使用电脑、移动设备等电子装置完成竞赛的“游戏电竞”。尽管电子竞技展现出较强的娱乐功能,但相较于传统体育项目,在促进身体锻炼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以对抗性游戏为主体的电子竞技业态是电子竞技的初级发展阶段。展望未来,随着文化、体育和前沿科技的进一步融合,以及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竞技的发展将呈现多元化的载体共存态势。特别是以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的、具有开放性版权的电子竞技形式有望得到更大发展空间,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一阶段的电子竞技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娱乐功能,还将融入健身功能。因此,可以将其定义为电子竞技发展的高级阶段。
2023年6月25日,新加坡,首届奥林匹克电子竞技周虚拟跆拳道项目上,中国队选手吴静钰在进行比赛。
在高级阶段中,电子竞技不仅在实现传统体育的数字化转型、线下体育的线上化、降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参与门槛以及促进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在提升参与者在电子竞技活动中的娱乐体验感和增强身心健康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具体而言,通过数字化模拟传统体育项目,电子竞技降低了参与的技术和经济门槛,增强了互动性和娱乐性,并且在全民健身背景下成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体育发展方案。从体育学视角看,新电子竞技是最接近传统体育概念分支类型之一,它与传统体育项目有相似的价值内涵、大肌群运动量消耗及规则体系。因此,电子竞技不仅为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电子竞技化路径探索主要方向,也为传统体育开辟了第二赛场,为提升项目生命力和延长运动员职业生涯带来新方案。
电子竞技产业链剖析
电子竞技随着互联网诞生,体育、文化、科技是其基本属性。它是一种比电影更具沉浸感,以及有更大影响力和更广泛传播力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形式,是伴随新生代群体成长的重要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强大的年轻人群基础,催生出多元生态与产业跨界融合的机会。
从我国电子竞技产业规模来看,2022年,中国市场贡献了全球电子竞技市场收益的近三分之一。2023年,中国电子竞技用户约为4.88亿,电子竞技产业实际收入为263.5亿元。从电子竞技新定义视角出发,在重新整合电子竞技全产业链及产业生态体系后,可以看出传统游戏的电子竞技产业已经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研发与运营,中游的赛事制作、俱乐部与集团、内容传播,以及下游的电子竞技衍生,如“电竞营销”、“电竞教育”、“电竞文旅”、周边产品等。目前,“游戏电竞”的发展趋于成熟,各个环节涌现出头部公司。
与传统电子竞技成熟完整的产业链相比,新电子竞技主要依托可穿戴设备和体育项目进行产品开发,摆脱了传统电子竞技发展受制于游戏版权的局限性,在赛事策划、运营推广等方面更加灵活多样。但由于起步较晚,新电子竞技产业业态目前还处于整合阶段,随着“电竞入奥”等关键事件的推动,新电子竞技产业链有望于近年内实现在传统电子竞技产业链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进一步与科技、教育、文旅、健康、养老等关联产业或行业深度融合,成为数实融合、产业升级的标杆之一。
新电子竞技产业未来展望
202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首次强调“支持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发展”。随着科技和体育的加速融合,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元宇宙等先进技术和概念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电子竞技向中高级阶段发展。
一是加速电子竞技与传统体育融合,开启中国运动项目“入奥”新通道。电子竞技作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不仅自身是一项独立的竞技活动,还能通过融合新兴技术将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电竞化”。这种“电竞化”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基于传统体育项目规则制作网络游戏;另一种是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方式,利用特定设施设备在虚拟环境中参与体育项目。这两种形式打破了传统体育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降低了部分体育项目的参与门槛。新电子竞技的发展将为中国体育项目以电子竞技形式“入奥”带来更大可能性。
二是推动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发展,开辟传统体育第二赛场。以新加坡奥林匹克电子竞技周中的虚拟跆拳道项目为例,中国参赛选手吴静钰作为世界跆拳道史上首位连续四次参加奥运会的女性运动员,她职业生涯的长度和强度堪称传奇,此次虚拟体育赛事,在某种意义上延续了她的职业生涯。未来,新电子竞技将在辅助传统体育建立第二比赛平台和内容创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电子竞技不仅能为现役、退役运动员和非职业选手提供继续活跃于竞技舞台的机会,还为大众体育、全民健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随着更多赛事产品的出现,新电子竞技与传统电子竞技的定位和价值将会进一步分化,组成并构建广义上的电子竞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