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跨越1400公里!西京医院成功实施首次跨军种远程机器人手术

创作时间:
2025-03-21 12:13: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跨越1400公里!西京医院成功实施首次跨军种远程机器人手术

引用
1
来源
1.
http://m.cnwest.com/jksh/a/2024/08/06/22725794.html

在科技赋能的时代,一场跨越1400公里的手术圆满成功,西京医院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联动实施首次跨军种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借助“千里眼”和“直达手”,成功为患者精准微创治疗。从陕西西安到甘肃酒泉,这场手术打破地域界限,让先进的医疗技术跨越院际和区域,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7月29日、30日,西京医院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联动,跨越1400公里,借助我国自主研发5G远程机器人辅助,西京医院妇产科刘淑娟主任在西安为远在酒泉的科技人员家属和一名当地患者分别实施机器人辅助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及卵巢囊肿剥除术。


前期病情探讨


前期病理讨论

跨越区域、远程操作。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西京医院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先期完成手术方案论证、伦理审查、操作培训、网络调试等准备工作,并提前备足远程手术所需手术器械,严格执行对外手术器械检查、清点、包装及托运流程,确保每一步都安全托底。与此同时,西京医院妇产科、麻醉科、外科手术室、病理科等科室6名异地备用团队成员提前抵达酒泉,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医务人员实地查看患者情况,详细查阅病历资料,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及手术方案。


术前,双方医院多次召开术前协调会及多学科团队会诊,全面评估并最终确定手术方案。术中决定依托实时传输的冰冻病理结果,灵活调整手术方案,以实现最小创伤。同时,手术团队制定详尽的术中异常情况保障预案,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充分预判,并准备应急应对措施,以确保手术安全成功。


刘淑娟教授在西京医院操控机器人

在位于酒泉的机器人手术患者端,先期前往保障的西京医院医务人员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妇产医疗团队,完成麻醉、体位安置、消毒、打孔、机器人器械安装等一系列术前准备。7月29日8点30分,手术正式启动。西京医院妇产科主任刘淑娟教授坐在位于西安的控制台前,通过国产5G微创机器人操作平台,精准操控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的机器人机械臂,高清显示屏上患者盆腹腔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近在咫尺、清晰可见。

随着手指灵巧操控,远隔千里的机械臂精准无误地完成切口定位、肌瘤剥除、精细缝合等一系列复杂操作,用时1小时成功切除肌瘤并缝合创面,术中出血量为30ml。术中冰冻切片结果显示为子宫平滑肌瘤,未见恶性。当天中午,患者麻醉苏醒后,安全返回病房,状态良好。



位于酒泉的机器人手术患者端

次日,刘淑娟主任团队再次在西安远程操作,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联合,成功在机器人辅助下,为1400公里外的一名多发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实施手术,切除15个肌瘤,剥除1个右侧卵巢囊肿。术后患者苏醒后即转入普通病房,病理冰冻检查同样未见恶性病变。


此次手术借助我国自主研发的5G远程机器人实施,由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该操作系统集成高精度多自由度机械臂、高清摄像、智能化导航控制等前沿技术,具有手术操作低延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虽跨越千里,但整个手术过程中,远程画面清晰流畅,机械臂响应及时稳定,双方医院手术团队场景交互充分、沟通顺畅、配合默契,真正做到了“与本地手术无异”。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显著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展现了其卓越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据刘淑娟介绍,此次远程手术的成功实施,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拓展了远程诊疗应用边界,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将为军地患者带来更加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

下一步,西京医院将接续致力于医学科技创新,不断推动医疗前沿应用、优质资源下沉和服务模式优化,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保障能力,为更好地守护军民健康贡献坚实力量。

本文原文来自cnwest.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