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总是悄悄“找上门”?早癌筛查方法来了
消化道肿瘤总是悄悄“找上门”?早癌筛查方法来了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8.5万例,在所有癌症中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稳居各瘤种前十!然而,消化道肿瘤早期几乎无症状,待患者察觉往往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早期诊断、治疗的机会,预后普遍较差。
消化道肿瘤的分类及症状
胃痛、胃胀、反酸、便血……有些人觉得就是“肠胃小毛病”,习惯忽视和忍耐,殊不知有可能是消化道肿瘤“悄悄找上门”。
消化道肿瘤并非不治之症!了解其分类及症状是早期发现的关键。
消化道肿瘤根据发病部位进行划分,通常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不同部位的肿瘤,其症状以及治疗方案,均存在一定的区别。
胃癌
属于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临床上患者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在确诊之后,首选的治疗方案依旧是手术切除,术后还需根据病理类型,配合放疗、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结直肠癌
通常会伴有大便带血,或者肠梗阻的情况。早期患者主要通过根治性切除手术、开放手术、腹腔镜下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胰腺癌
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因可能与高脂肪或高蛋白饮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吸烟或饮酒有关,常表现为疼痛、消瘦、乏力等症状。
除此之外,食管癌,肝癌,阑尾腺癌,脾癌也都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
消化道早癌筛查方法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最佳手段之一,食管、胃、大肠内的早期癌变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
胃肠镜检查分为两个部分:
- 胃镜:指的是胃镜从口腔进入胃内观察消化系统内部状况。
- 肠镜:指的是肠镜从肛门进入,根据肠道生理结构走行肠镜并观察肠腔内状态。
除了能直接发现消化道的一些病灶,胃肠镜检查还有治疗的作用,能够切除病灶,有效防止疾病恶化,检查+治疗,一举两得。
胃肠镜检查频率建议
内镜检查频率科参考以下几种情况:
- 如果前次检查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可以隔3~5年再查;
- 如果胃镜检查出有“开放式萎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建议间隔1~2年复查;
- 如果肠镜检查出“息肉”“腺瘤样息肉”或“癌前病变息肉”,需一年后复查。
在检查频率方面有许多指南,以及专家共识,具体多久做一次还是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是因人而异的。
麻醉胃镜检查须知
就内镜而言,是通过一根0.9公分直径的软镜插到体内,同时还要充气,大部分人对于咽喉反射都会有不适感,同时伴随恶心、呕吐现象,反复呕吐的话,这样一来,不但患者体验感很痛苦,有时甚至还会对医生的判断有所影响。
所以现在很多人会选择无痛胃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麻醉胃镜。那么以下这些禁水,禁食原则,大家要注意咯!
另外还建议大家,内镜检查前一天晚饭别吃太多、太晚;晚饭后可适当运动,也会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以便让检查可以更顺利哦!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