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怀孕遇上失眠:原因分析与改善建议
当怀孕遇上失眠:原因分析与改善建议
在怀孕期间,许多准妈妈都会遇到失眠的困扰。这种困扰不仅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那么,孕妇失眠的原因有哪些?又该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孕妇失眠比较常见,许多孕妈妈存在睡不着、夜间易醒、早醒、醒后再睡困难、睡眠浅、噩梦多的情况。长期失眠不仅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导致焦虑、抑郁情绪,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孕妇失眠,原因很多
生理因素
为了孕育宝宝,孕妇体内的内分泌环境会发生一定改变,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增加。这一变化可兴奋神经系统,直接影响睡眠,也可引起生理变化(如使膀胱括约肌松弛,导致尿意频繁 ;使血管扩张,导致肢体水肿),间接影响睡眠。同时,妊娠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和躯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部紧缩感、腿抽筋、皮肤瘙痒、关节疼痛、胎动等,都可能影响孕妇的睡眠质量。
心理、社会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对养育孩子有更高的要求。而怀孕对工作有一定影响,对女性心理有一定冲击,可导致失眠。此外,对怀孕缺乏心理准备、经济条件有限、与配偶或父母关系不佳、对孩子性别的期待、对体形改变的焦虑、产检情况等等,都容易影响孕妇的睡眠。
环境因素
国内有研究报道,9.2% 的孕妇睡眠受到环境 干扰,高达49.5% 的孕妇睡眠受同床伴侣的干扰。原因可能包括:孕妇的深睡眠较少,容易被近距离噪声“唤醒”;孕妇觉醒情况增多,对同伴干扰的感受更明显 ;同伴熟睡给失眠的孕妇带来更大心理压力,可加重其睡眠障碍。
性格因素
个性敏感、容易紧张、太在意别人、操心过度、性急、过度关心自己身体状况的人容易失眠,较为内向、消极、悲观的人也容易失眠。
改善睡眠,从五个方面入手
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
卧室的面积以15~20平方米左右为宜 ;理想室温为18~24℃,室温太高或太低都容易影响睡眠质量。室内光线宜暗不宜亮,因为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因此,睡觉时应关灯,为避免外界光线的干扰,可以选择遮光性好的窗帘或使用眼罩 ;恐惧黑暗者,可在卧室角落点一盏小夜灯。卧室环境应安静,床的大小、软硬要适合自己,枕头高度要适中,盖稍微重一点的被子有助于睡眠。睡眠受同床伴侣影响较大的孕妇,可考虑分床或分房睡。
睡眠限制
发生失眠后,孕妇担心其对自身和宝宝有影响,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补救,例如:晚起床、早点上床、白天打盹、午休等。这些行为在短 期对孕妇有一些好处,如短暂休息会让耗竭的精力得到一定补充 ;但从长远来看,白天补觉会让夜间的睡眠结构发生改变,很容易使人陷入失眠-补觉-失眠-补觉的恶性循环。睡眠限制可增加睡眠的稳 态性,提高睡眠效率,具体做法为:固定上床和起 床时间,限制在床上的时间,不管睡眠过程多么糟糕,也坚持在同样的时间点起床 ;白天尽可能不睡觉,如果确实觉得太疲倦,可午睡半小时。
建立良好的睡眠条件反射
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许多失眠患者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的时候容易打瞌睡,但是一躺到床上就立刻头脑清醒、睡意全无。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其中与睡眠相关的条件反射是沙发、看电视剧,而与失眠相关的条件反射是床。一旦床与失眠关联起来,经常失眠就不可避免。
为了建立好的睡眠条件反射,在床上应该只做与睡觉相关的事情,其他活动(如看电视、看书、玩手机等)都在卧室外进行。通过减少睡眠环境中与睡眠不相符的刺激,失眠者可以重新建立正确的睡眠与床和卧室之间的联结。
健康生活
坚持规律作息,每天保持 7~ 8 小时睡眠,晚上11时前入睡,早晨不赖床,尽量不睡午觉。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适当多吃一些能促进 睡眠的食物,如樱桃、牛奶、麦片、香蕉等 ;少吃抑制睡眠的食物,如辛辣、油腻的食物等;睡前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黑巧克力等 ;睡前1小时不饮或少饮水;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锻炼对身心健康均有好处,孕妇宜每日进行中等强度运动 30 分钟左右,户外运动、适当晒太阳有助于褪黑素分泌,有利于睡眠。失眠时,可尝试进行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使身体和精神转变为松弛状态,进而助眠。
改变错误认知
失眠时,人容易想很多事,如当天发生的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明天需要完成的事、今后让人忧心的处境等。很多失眠的人会恐惧失眠本身,担心失眠会严重影响健康和工作,导致严重后果,结果更加担忧、焦虑,睡眠更不好。其实,偶尔失眠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睡不着的时候可以有时间做点别的事,等到睡眠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入睡,不要把失眠和可怕的后果联系起来。孕妇经常因躯体不适而担忧,导致或加重失眠。对于常见的躯体不适,孕妇可以询问产科医生,不要自己吓唬自己,过度担忧有时比躯体不适更影响睡眠。
必要时,接受治疗
如果孕期失眠情况较严重,应及时治疗,可首选中医药治疗,如耳穴压豆和中药治疗。耳穴压豆主要通过将王不留行籽压贴于神门、交感、内分泌等穴位,发挥调节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中药治疗一般采用补益心脾、养心安神的方剂,改善睡眠质量。若上述措施都无法改善睡眠,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促眠药物治疗。较为安全的有抗组胺药多西拉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抑制作用,不会影响胎儿健康。其他常用的促眠药物,如苯二氮䓬类(安定类)和非苯二氮䓬类(佐匹克隆、唑吡坦等)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孕妇应在医生评估下慎重使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张 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蔡彦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本文审核:曹 云 上海市医学会围产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本文首发:上海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