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尿液中的蛋白质”从何而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尿液中的蛋白质”从何而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cswb.com/h/204/20250319/917259.html

蛋白尿是肾脏健康的“警示灯”,及时明确原因并干预,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保持健康习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正常情况下,肾脏像“筛子”一样过滤血液,将代谢废物排出,同时保留蛋白质等有用物质。若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50毫克/天,则称为蛋白尿。根据原因可分为:

1.生理性蛋白尿:短暂出现,常见于剧烈运动、发烧、寒冷或长时间站立后。
2.病理性蛋白尿:持续存在,提示肾脏或其他系统疾病。

为什么会发生蛋白尿?

1.生理性原因

特点:一过性,可自行恢复。
①剧烈运动后肌肉代谢增加;
②高烧、寒冷或应激状态;
③青少年直立性蛋白尿(久站后出现,躺下消失)。

2.病理性原因

需警惕!可能提示肾脏或全身疾病。
①肾小球损伤:如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
②肾小管问题:间质性肾炎、药物(如止痛药)损伤(肾小管无法重吸收蛋白质);
③溢出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血液中异常蛋白过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轻度蛋白尿:可能无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
典型表现:尿液出现细密泡沫(类似啤酒泡沫,久置不散)。
伴随症状:
①眼睑/下肢水肿(低蛋白血症导致);
②乏力、食欲减退(肾功能下降);
③尿量减少、夜尿增多;
④血压升高。

注意:泡沫尿≠蛋白尿,需化验确认。

如何确诊蛋白尿?

1.尿常规:初步筛查,显示“尿蛋白+”或定量值;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金标准,准确判断严重程度;
3.尿蛋白电泳:区分蛋白质类型(肾小球性/肾小管性);
4.血液检查:血肌酐、尿素氮评估肾功能;血糖、免疫指标排查病因;
5.影像学检查:超声或CT检查肾脏结构;
6.肾活检:必要时明确病理类型。

治疗:找准病因是关键!

1.生理性蛋白尿:改善诱因(如休息、退烧)后通常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
①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降糖药)、高血压(降压药)、自身免疫病(免疫抑制剂);
②保护肾功能:常用ACEI/ARB类药物(如缬沙坦)减少蛋白漏出;
③低盐低蛋白饮食:每日盐<5克,优质蛋白(鸡蛋、牛奶)适量摄入;
④避免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部分抗生素。

预防:守护肾脏从日常做起

1.慢性病管理: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130/80毫米汞柱。
2.定期体检:每年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尤其高危人群(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者)。
3.健康生活方式:
①适量饮水,避免憋尿;
②戒烟限酒,适度运动;
③低盐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④谨慎用药:避免长期滥用止痛药、偏方或不明成分保健品。
4.注意事项:
①发现蛋白尿务必就医,勿自行服用“补肾”药物;
②部分蛋白尿可逆(如早期糖尿病肾病),但延误治疗可能进展为肾衰竭;
③定期复查尿蛋白和肾功能,监测病情变化。

蛋白尿是肾脏健康的“警示灯”,及时明确原因并干预,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保持健康习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作者:陈莉,长沙市第三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