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放屁边走路对身体好!欧美爆红的「放屁散步」是什么?专家教你4步骤改善肠道健康
边放屁边走路对身体好!欧美爆红的「放屁散步」是什么?专家教你4步骤改善肠道健康
一位加拿大的美食烹饪作家在网络上分享她和先生在饭后进行一小时的「放屁散步」,有助于改善胀气等肠胃不适症状、还可调节血糖。专家也同意,饭后散步好处多多,怎么走更健康有效?
饭后散步然后放屁,如何有益健康?
加拿大的一位美食烹饪作家梅林·史密斯(Mairlyn Smith)在IG(国外社交软件)和TikTok(抖音国际版)分享了一段影片,介绍她和先生如何在晚饭后花60分钟进行一项称之为「放屁散步」的运动,意外在网络上爆红,不少网友也跟着分享自己养成习惯后,身体感觉更好了。
究竟这个「放屁散步」是否真的对健康有益?相关科学研究提出了有力的论点。
研究证实:饭后至少散步10分钟 可有效改善胀气
2006年,西班牙巴塞隆纳针对有求有腹胀气困扰的患者(其中多数患有肠躁症)进行了一项研究。在这个研究中,受试者被要求前两天避免食用豆类等会产生气体的食物,并禁食8小时。
测试时,患者都被要求保持坐姿在扶手椅上,避免身体动作影响气体流动。气体通过一根细塑胶管从嘴里直接泵入小肠,从体内排出的气体通过放置在直肠中的管子收集到一个袋子中。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可以确定肠道中保留了多少气体。接着,扶手椅则是改装成一辆可以踩踏的健身自行车。
研究发现,运动时,患者肠道内滞留的气体会少得多。因此,运动的确可能有助于肠道气体的移动和释放。
而步行可能还有另一个好处:它可能会触发神经反射、帮助推动食物和气体通过肠道。步行也会增加腹腔内的压力,因为我们在步行时,会使用腹部肌肉保持直立和平衡,这种压力连带有助于排出肠道内的气体。
另一项在伊朗的研究也指出,吃完午餐和晚餐后进行10到15分钟的慢走(大约1000步),可以改善肠道症状,如打嗝、放屁、胀气和肚子不适等症状。
这个研究并认为,将双手背在身后并交握在一起,并向前弯曲脖子。双手紧握的姿势会让腹内压力增加,进而更温和地从结肠中挤出气体。弯曲的颈部姿势,减少了行走时空气的吞咽。可以说,这是「基于科学基础的正确放屁姿势」。
胃食道逆流、便秘等肠胃道不适症状都有效果
不只是帮助排出身体内让人不适的气体,「放屁散步」还可能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
一项研究针对患有慢性便秘、不爱活动的中年人,进行了为期12周、每天至少30分钟的快走计划,并结合11分钟的身体锻炼。
结果发现,患者得以减少过度用力、排便困难的状况,缓解了便秘的相关症状;另一项研究也发现,肠躁症患者如果每日走路的步数从4000步增加到9500步,症状就能减轻50%。
纽约大学兰格尼健康中心胃肠医学专家丽莎·甘朱(Lisa Ganjhu)也支持这个运动的效果:“当我们的身体活动时,肠胃也会随之移动,这有助于增进肠道活动,帮助消化、分解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并快速排出食物,因为缩短了胃酸发挥作用的时间,也有助于缓解胃灼热或胃食道逆流。
饭后温和运动好处多 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饭后散步还有什么好处?就如同梅林·史密斯在影片中所提到的,还可以帮助降低糖尿病风险。《营养》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饭后散步有助于调节饭后血糖更稳定,防止胰岛素过于频繁分泌进而降低敏感度。
美国糖尿病协会也建议,每天步行30分钟,可以调节血糖,对Ⅱ型糖尿病或胰岛素阻抗患者有帮助。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走得越多,对肠道和身体的好处就越大。即使不外出,在家使用健身脚踏车、或是绕着室内走,也同样有效果。它的效果或许因人而异,但这种简单的运动的确有充分证据,可以改善胀气、肠胃不适和便秘等症状,而且不需要太长时间,最少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看到效果。
以下是具体的建议与注意事项:
- 饭后约40至60分钟内开始散步。
- 慢慢来,放轻松。不要走得太快,否则反而会引起不适。
- 走路后记得补充水分。
- 步行至少20至30分钟,效果最好。
中老年人饭后别坐着不动,不妨从现在起就试试「放屁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