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哥讲老子《道德经》:第四章《道冲》,一字道破做人做事的智慧
进哥讲老子《道德经》:第四章《道冲》,一字道破做人做事的智慧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万经之王”,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无数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德经》第四章《道冲》,探寻其中蕴含的智慧。
原文与译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和解读:
“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但老子仍然对它进行了阐释。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无形无象,不可捉摸。
因此,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冲,空虚之意。道冲,指道是空虚而没有形体的。
用之或不盈,指道的作用无穷无尽。它生养着万物,在运动中体现自己的存在,万物有生有灭,道却从不消逝,没有穷尽之时。
所以,道的境界是虚空的,就像人的思想,虽不能直接感知,却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那么,道具体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子说,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渊,是深远之意;湛,是隐秘之意。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道是那样的深远,蕴藏着天地万物的本原,它又是那样的隐秘,似无而实存。
接着,老子进一步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意思是,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似乎在有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
《道德经》有多个不同的版本,有的版本中,在”渊兮似万物之宗“和”湛兮似或存“之间,还有一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句话很可能是放错了位置,在《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也有这样一句一模一样的话。
从第四章的上下文来看,”渊兮“”湛兮“行文格式相同,如果突然插入一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显得很突兀。
所以,这句话的正确位置应该放在第五十六章。
这一章,虽然老子只是对什么是道进行阐释,却对我们颇有启示。
我们如果要知”道“悟”道“,就应该如”道“那般,做人,谦虚谨慎、保持低调,做事,适可而止、留有余地,不可太过、不可太满。如此,才能”用之或不盈“。
我们常说,一张白纸好画图,做人做事要学会留白,只有留足一定的空间,才有发挥的余地。
我们也常说,要保持空杯心态, 只有清空已有的、旧的东西,才能给新的东西留出一条路径、腾出足够空间,我们才能不断有新收获、新成长、新进步。
老子仅仅用一个”冲“字,就教给了我们做人做事的智慧。
哲学启示
哲学家尼采曾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 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董宇辉也多次在直播间推介和解读《道德经》。
《道德经》虽然只有区区5000言,却是一部治国、齐家、修 身、为学的智慧宝典,对我们为人处世、做事做官,保持内心宁静,做到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