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比原则」打破单调呆板的设计
运用「对比原则」打破单调呆板的设计
对比原则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法则之一,尤其在设计作品显得单调呆板时,运用对比设计可以有效突破这一难题。本文将详细介绍版式设计中的对比原则,并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运用对比设计,使平庸的版面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什么是对比原则
版式设计四大原则包括重复、对比、对齐和亲密性,其中“对比”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在设计时要避免页面上的视觉元素太过相似,如果元素之间是为了有所不同,那么需要加大反差,确保对比是明显并且清晰的。在生活中,对比形式多种多样,人们习惯了生活中的对比,如果画面没有对比,会让人感觉很单调乏味。
对比可以突出重点,使版面具有层次感,内容要点展示更有条理。对比关系越清晰,视觉效果越强烈。有了对比,画面才会生动活泼、主次分明。
对比的作用
突出重点
恰当的对比可以很好地制造出焦点(画面主体)。在版式编排中,有效利用视觉差异,通过构成要素之间的对比,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主体部分上来,提高版面的注目效果,是版式设计的重中之重。
丰富画面层次
对比是为版面建立有组织的层次结构最有效的方法。强烈的对比可以形成视觉落差,建立良好的信息层次,增强版面的节奏和明快感。
打破呆板、活泼生动
通过对比的形式可以避免版面的单调与平淡,使版面更富趣味性,也使得版面更加鲜活、生动,产生良好的视觉体验,激发读者阅读和观看的兴趣。
文字编排对比的形式
理论上,元素的一切可改变特征都可以形成对比。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文字编排对比形式:
大小对比
通过放大视觉元素体量之间的差异,来达到制造视觉冲突的效果。视觉元素体量大小上形成了层级的划分,体量越大则层级越高,也就越突出。
粗细对比
粗的字体比较沉重,细的字体比较轻盈,字体粗细变化形成了轻重对比。主体信息可以用较粗的字体,次要信息使用较细的字体,利用这种手法制造视觉流程,引导受众阅读信息。
字型对比
如果版面里的信息比较多,而只使用一种字体的话,也许会显得单调,用字型进行对比,既能把不同信息区别开来,也能丰富版面。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气质,而字型的对比就是不同气质的碰撞。
色彩对比
运用色彩对比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区分信息,还可以起到装饰画面的作用。
方向对比
把版面中的文字信息分别朝不同的方向排列,可以有效增加版面的动感或者空间感。
疏密对比
将大段的文字密集排版,可以让文字形成块状,视觉上更紧凑。剩下来的大面积可以用来展示画面主题,通过这样的疏密变化不但可以形成好的阅读节奏,也能更强化主题。
肌理对比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触感和视觉体现。文字或背景添加肌理,运用粗糙与细腻、质朴与华丽、厚重与轻薄等对比,可以增添画面的丰富度和表现力。
动静对比
在版式设计中常把有扩散感或具有流动性的图形或文字的编排称为“动”;而把水平或垂直性强、具有稳定性的图形或文字的编排称为“静”。“动”使整个版面充满活力,获得更高的注目度,而“静”使版面具有稳定的效果,将两者相结合可以产生一定的空间层次感。
空间对比
版式设计并不局限于一个平面上的层次,也可以让元素有一些前后关系。文字与形象之间叠压或前后错落编排,使版面出现层次关系,让版面更生动活泼。
虚实对比也可以营造出空间层次,使用虚化的背景来突出前景,不仅能突出重点信息,而且能够较好营造氛围感、场景感和立体感。
使用远近对比体现空间关系,根据透视原理,近则大,远则小,可以营造出近景、中景、远景的画面层次感。
总结
- 对比可以突出重点,使版面具有层次感,内容要点展示更有条理,有了对比,画面才会生动活泼、主次分明;
- 理论上元素的一切可改变特征都是可以形成对比,本文只举例了部分常用的文字编排对比形式;
- 通常一个作品中不会只使用一种对比,而是多种对比方式组合使用。对比关系越清晰,视觉效果越强烈。但要根据版面内容选择合适的对比手法,强调对比时,要注意画面的和谐统一。
本文原文来自艺海拾贝Design(ID:YHSBds),作者:邓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