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司马光,想不到自称“迂夫”
大名鼎鼎的司马光,想不到自称“迂夫”
北宋时期,群星璀璨的政治家们共同塑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其中,司马光以其独特的"宽容与执拗"性格特质,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的新作《宽容与执拗》,通过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司马光。
置身于北宋这个特定时期重彩浓墨的生活画卷中,看时代如何塑造了司马光,以及司马光如何参与塑造了那个时代。书名:《宽容与执拗》 作者:赵冬梅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北宋文人政治家群星璀璨,比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等,可以说,他们互为背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老师,聚焦司马光,把他的特点概括为两个词:宽容与执拗。
说到司马光,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他小时候砸缸的故事。当然还有我们在语文和历史课堂上了解到的司马光: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他撰写的《资治通鉴》成为了之后历代统治者的教科书。
除了上边你知道的,大概好多人不知道,司马光在中年自称"迂夫",晚年自称"迂叟"。怎么理解这个"迂"呢?说到"迂",我一下子想到的是"迂腐"这个词,意思不大好。其实,"迂"还可以有迂回的意思,最简单的意思是绕远。
赵冬梅老师认为,"迂"是司马法的生命底色。"迂"是因为善于从基本原则出发,谋求彻底改变。看上去绕远,反而收益长远盛大;而走进近路,看似得了便宜,实则危害极大。
基于"迂夫"的本色,司马光是一位恤民爱民的官员,关心百姓疾苦,努力为民众谋求福祉;他是一位温和敦厚的友人,与挚友庞之道情深意重,共同探讨国家大事;他更是一位坚刚勇毅的改革者,勇于面对政治变革,坚守自己的政治理念。
司马光,是个"官二代",从小就在官场中生活,耳濡目染,他深谙北宋官场。通过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我们看到了司马光身上那种执着追求、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在作者笔下,司马光与王安石、范仲淹等历史巨星的互动、恩怨与纠葛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历史人物在北宋政治舞台上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的思想交锋、政治角逐,共同构成了北宋政治的独特景观。不仅揭示了北宋政治的特点,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士人的风采和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在书中,作者通过对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剖析,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司马光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也启发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当下的社会与个人角色、责任等问题。
非常厚重而有深度的一本书,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