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96岁李嘉诚再多钱也带不走,最终还是油尽灯枯,终究留下一个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96岁李嘉诚再多钱也带不走,最终还是油尽灯枯,终究留下一个传奇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IIDI6LV05568PJ5.html

96岁的李嘉诚,这位华人首富,虽然无法带走他创造的千亿财富,但留下的商业智慧和慈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千亿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穷尽几世都无法企及。但对于李嘉诚来说,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从塑胶花大王到商业帝国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一个普通家庭。2岁时,日军轰炸潮州,他随家人辗转到香港,寄居在舅父家中。这段经历让他早早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也激发了他改变命运的决心。

在香港,李嘉诚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从茶楼跑堂到钟表店店员,再到五金厂和塑胶厂推销员,每一份工作他都全力以赴。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也为他日后创立商业帝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5年,27岁的李嘉诚用7000美元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他亲自到国外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先进设备,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终于使“长江塑胶厂”成为塑胶花行业的领头羊,李嘉诚也因此被誉为“塑胶花大王”。

1958年,李嘉诚敏锐地洞察到地产业的巨大潜力,开始涉足地产市场。1971年,他成立了长江地产有限公司,并于次年易名为“长江实业”,同年成功上市。1979年,他更是收购了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极大地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从此,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涉及房地产、能源、网络、电讯及传媒等多个领域,成就了一段商业传奇。

慈善为怀,回馈社会

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李嘉诚始终不忘回馈社会。1980年,他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致力于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公益事业。他捐资兴办学校、医院,资助科研项目,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李嘉诚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创立的汕头大学,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等学府,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嘉诚曾说:“如果有一天我变得非常富有,我会把钱用于教育和慈善,因为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这句话不仅是对他自己的鞭策,也是对后来者的启示。

退休不褪色的商业传奇

2018年,90岁的李嘉诚宣布正式退休,将产业交给了长子李泽钜。但即便退休,他依然活跃在公众视野中,无论是出席公益活动还是处理家族事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2024年,关于李嘉诚的几则新闻再次引发关注。他在东莞的“海逸豪庭”项目以五折价格抛售部分房源,这一举动被视为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此外,李嘉诚家族还计划在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成为首个在港成立家办的香港富豪家族。

李嘉诚的每一次举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位商业巨擘的传奇魅力。

精神永存

岁月无情,即便是李嘉诚这样的商业巨擘也无法逃脱生命的规律。但当我们回望他的一生时,不难发现,他留给我们的远不止那些冰冷的财富数字。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智慧、努力和坚持;财富应当用于回馈社会、造福人类;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和超越自我。李嘉诚的传奇即将落幕,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前行。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里,让我们带着对这位商业巨擘的敬意和怀念,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