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康熙实施汉化政策:一切为了合法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康熙实施汉化政策:一切为了合法性

引用
全历史
1.
https://m2.allhistory.com/ah/article/5f599177550c6f0001eada48

康熙年间,清朝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合法性问题。吴三桂叛乱的爆发,让康熙意识到必须争取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于是,他设立了博学鸿儒科,通过考试选拔汉族知识分子,并给予优厚待遇。虽然许多著名学者拒绝合作,但康熙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修撰《明史》这一策略,成功争取到了前朝遗老的支持,为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奠定了基础。

吴三桂叛乱:反清情绪的爆发

1673年,吴三桂利用汉人对满清政府的仇恨心理,以“兴明讨清”为口号,发动反清叛乱,迅速占领大片土地。这场叛乱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其影响深远,让康熙深刻认识到解决民心向背问题的紧迫性。

博学鸿儒科:康熙的招揽策略

为了拉拢汉族知识分子,康熙特设博学鸿儒科,广招学问广博的大儒进京考试,并择优录取,给予重用。然而,许多著名学者如傅山、顾炎武、黄宗羲等都拒绝合作,甚至以死相逼。最终参加考试的只有143人,其中不乏应付了事者。

康熙的宽容与坚持

面对学者们的抵制,康熙展现出了极大的宽容。他不仅给予优厚的经济待遇,还亲自赐宴款待,考试时不规定作答时间,阅卷也极宽松。最终,50人被录用,全部进入翰林院。

修《明史》:最后的转折点

康熙重启明史馆工作,以入选者为主力,征召黄宗羲、顾炎武等大儒前来担纲领导工作。这一举措最终打动了这些铁杆的明朝遗老,他们开始或多或少地放弃反清立场,为清朝效力。

结局:清朝统治的合法性

以修《明史》为转折点,最铁杆的明朝遗老,都开始或多或少地放弃反清立场,顾炎武和黄宗羲不再介意子孙出仕清朝,傅山去世时,竟把自己的两个孙子,托付给入朝为官的朋友照顾,李颙也在一次康熙登门拜访后,感念于皇帝厚待,条陈政务七条,希望朝廷整顿吏治。

结论:因为博学鸿儒科的设置和《明史》的编撰,让身为精神领修的博学大儒逐渐开始跟清政府合作,清朝统治的正统性得以加强。学者孟森说,清朝的科举考试中,与国运最为相关的,非博学鸿儒科莫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