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透镜及其应用:从基本概念到生活中的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透镜及其应用:从基本概念到生活中的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3/19/46601607_1136472087.shtml

透镜是光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日常用品中。本文将从透镜的基本定义出发,详细介绍透镜的分类、对光的作用、焦点和焦距等基本概念,以及透镜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此外,本文还将探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的原理,以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与原理,帮助读者全面理解透镜的相关知识。

一、透镜的基本概念

1. 凸透镜和凹透镜

  •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

2. 主光轴和光心

  • 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称为主光轴
  • 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该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称为光心,用字母“O”表示。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 凸透镜的作用

  •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即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靠拢”主光轴。

2. 凹透镜的作用

  •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即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偏离”主光轴。

三、焦点和焦距

1. 焦点

  • 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
  • 凹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它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称为凹透镜的焦点。焦点用字母“F”表示。

2. 焦距

  •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用字母“f”表示。

四、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五、生活中的透镜应用

1. 照相机

  • 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 成像特点: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像。拍照时,镜头离物体的距离越近,像离镜头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镜头离物体的距离越远,像离镜头的距离越近,所成的像越小。

2. 投影仪

  • 原理: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成像特点
  • 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 投影片离镜头越近时,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像到镜头的距离越远;

3. 放大镜

  • 原理: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上方适当的位置,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 成像特点
  • 被观察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当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于焦距时,虚像消失。
  • 物体和通过透镜所成的像在透镜的同侧。

六、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 实像

  •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能使胶片感光,能用眼睛观察到,物、像分布在凸透镜两侧。实像都是倒立的。

2. 虚像

  •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观察到,物、像位于凸透镜同侧。虚像都是正立的。

七、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实验探究

  • 将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 通过改变物距u,观察像的性质、像距v的变化。

2. 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u=f
不成像
-
-
-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八、眼睛和眼镜

1. 眼球的结构及基本功能

  • 眼球好比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2. 眼睛的视物原理

  • 眼睛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 眼睛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约为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3. 近视眼及其矫正

  • 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 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 矫正方法: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凹透镜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就能够会聚在视网膜上。

4. 远视眼及其矫正

  • 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 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 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后再进入眼睛,就能够会聚在视网膜上。

5. 眼镜的度数

  • 透镜焦距(以m为单位)的倒数叫透镜焦度,用Φ表示,Φ=1/f。
  • 眼镜度数是其透镜焦度的100倍,用D表示,D=100Φ=100/f。

九、显微镜和望远镜

1. 显微镜

  • 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载物片和反光镜。
  • 成像原理:被观察的物体经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实像恰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2. 望远镜

  • 构造: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
  • 成像原理: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由于所观察的物体极远,物距远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这个实像放大。

3. 视角

  • 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被观察的物体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视角。

十、探索宇宙

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