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世间万物无常生灭,唯有道与德永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世间万物无常生灭,唯有道与德永恒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eipian.cn/57suurgp

《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智慧影响了无数人。其中第二十三章以"希言自然"开篇,通过自然现象揭示了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并进一步阐述了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章的内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

📮【第二十三章原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这一段主要就是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在遵循规律,规律就是成、住、坏、空,对我们人来说就是生、老、病、死。不要说风和雨,就连天地都不能够永远长久不变。

我们总认为人是有生、老、病、死的,像诗中所说:“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们认为天是不会老,其实天也是有寿命的,因为只要是它在天地万物之间,就一定会遵循这个道的规律,道的规律就是刹那出现,刹那生灭。

只不过我们人的这个生和灭的速度和时间跟天地比起来太短了而已,那天地跟宇宙比起来呢?天地的寿命也不长。所以说,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会永远存在而不消失的。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句话说的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做善德必得福,作恶的必得祸。什么是祸呢?我们说就是祸患灾难。这个灾难就是因为心行不善,所以感召得来。

《易经》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说。没有说积善之家一定有灾祸,如果积善之家必有灾祸,那一定是违背了天道规律。所以说我们说天是没有偏向谁,它始终保持在中正不偏私的地位之上。你行善,老天就保佑你,你行恶,那么规律自然就处罚你。

但是话说回来,真正保佑我们自己的是老天吗?不是天,而是我们自己。所以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如何去做事情呢?本本分分,本立道生。偏的、邪的、歪的,千万不要去做。你以为你做了这个偏的、斜的、歪的事情是得到了,其实不知道祸患已经慢慢在向我们靠近。

所以我们说“福祸无门,全凭心造”,一切都是自己感召的,而老天没有偏私于任何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