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构建“五大体系” 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报》:构建“五大体系” 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毕节市通过构建“五大体系”,推动慈善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中国光彩事业毕节行”活动联动公益项目45个,募集款物1.48亿元,推动大批慈善项目落地见效。
贵州省毕节市大力弘扬慈善文化,着力提升慈善服务水平,建立毕节慈善项目库,编制慈善项目,目前已认领259个,募集款物3.83亿元。2024年以来,“中国光彩事业毕节行”活动联引公益项目45个,募集款物1.48亿元,推动大批慈善项目落地见效,推动全市慈善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组织领导体系
毕节市将慈善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市县两级建立以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召集人的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慈善工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民政主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毕节市民政局创建“善行乌蒙·民政先锋”党建品牌、“慈善毕节”服务品牌,先后被评为“善行贵州·年度捐赠突出单位”“全省互联网募捐工作突出表现单位”等。
加强宣传引导 搭建立体宣传体系
在“中华慈善日”“贵州慈善周”等重要节点开展慈善主题宣传,毕节市持续在新媒体发布慈善政策、慈善活动,将慈善宣传融入“路边音乐会”等活动,营造全民慈善的良好氛围。实施“引慈聚善”计划,建立毕节慈善项目库,实行群众点单、谋划制单、宣传荐单、认领接单、实施督单、绩效评单“六单”动态管理模式,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带队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推介项目,毕节的经验做法获20余家主流媒体刊载报道。
突出为民导向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毕节市印发《毕节市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动发展社区慈善的工作方案》等文件,互联网募捐连续三年翻番,社区慈善基金实现突破。牢牢把握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等机遇,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各类困难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活动。实施“穗毕民政携手慈善”项目98个,募集款物4178万元;全市慈善会系统近5年来募集款物2.76亿元。
聚焦能力建设 构建慈善服务体系
毕节市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慈善队伍建设。以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在毕节举办公益项目能力培训班为契机,推动全市慈善项目策划、资金募集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不断培育壮大慈善组织,组建市、县两级慈善联合总会,推动行业自律、牵引带动、规范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突出依法治善 健全慈善监管体系
毕节市坚持“一手抓促进,一手抓监管”,推动形成民政部门行政监督、慈善组织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监管格局。制定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审批、公开募捐方案备案、慈善组织认定、慈善信息公开、社区慈善基金运行等工作指引,着力提升服务质效。持续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开展慈善组织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慈善组织年报年检等专项工作,不断提升慈善透明度与公信力。毕节市登记认定的26家慈善组织已全部在“慈善中国”平台注册,慈善信息公开全面完整。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