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型热电偶工作原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K型热电偶工作原理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qq_37006625/article/details/140125500
热电偶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测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科研领域。其中,K型热电偶是最常用的一种类型。本文将从热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介绍K型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thermocouple)是把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的一端连接起来,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热电效应是热电偶的物理基础,什么是热电效应呢?
我们知道,当在一段金属丝的两端施加电压时,金属丝会有电流流过并发热。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1821年,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约翰·赛贝克(seebeck)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逆效应:即当给一段金属丝的两端施加不同的温度时,金属丝的两端会产生电动势,闭合回路后金属丝中会有电流流过。这种现象被称为热电效应,也称为塞贝克效应。
下面对这个原理进行图解说明:
如图:用两种不同颜色表示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A、B 端在常温环境中用于测温端口,称为冷端。在 C 端进行加热。
由于热电效应,在 A端和C端 以及 B端和C端 之间温度不同,所以会产生电势差。而因为两种金属材料的不同,会导致这两个电势差不一样,最终导致了 A端 和 B端 也有了电势差,
通过测量这两个端的电势差,根据热电效应的线性关系就可以得出 A(B)端 和 C端 的温差。再通过 一个已知温度的校准值 和 两种金属的线性系数,就可以计算出任意输出电势差对应的温度值了。
热门推荐
元旦抢票攻略:12306 vs 第三方平台,谁更靠谱?
铁路12306抢票攻略:职场人的必备秘籍
12306抢票攻略:告别第三方“智商税”,这些官方渠道最靠谱
探索黔东南:自驾畅游苗侗风情精华景点指南
微软阿里AI战略大不同:技术创新vs商业应用
清华复旦领跑AI教育应用,智能助教提升教学效率
揭秘明朝时期潼关古城墙的建造奥秘
南岗河:从劣V类到III类的生态蝶变
广东三大绝美湖泊旅游攻略:万绿湖、肇庆星湖、惠州西湖
智能化控制引领食品加工革命,猪油生产实现降本增效
从红烧肉到烘焙点心,猪油让中式美食更香
专家提醒:自制猪油存在安全风险,建议适量食用
告别油溅烦恼,高压锅炼猪油省时又省力
猪油营养价值与健康风险并存,专家建议这样食用
地中海饮食降低30%心血管风险,营养食疗获科学证实
想吃烤面筋不用出去买,教你在家自己做,比买的好吃,吃着更放心
家庭理财新攻略:赡养老人专项扣除
北京龙泉寺:千年古刹变身《甄嬛传》热门打卡地
长安十二时辰:一部让读者感受唐朝繁华的悬疑小说
神经科学家揭示:阅读如何重塑大脑,有效缓解压力
石景山龙泉寺:甄嬛流放地里的千年古刹
广州城管引入自动驾驶清扫车,打造智慧城市
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需警惕:常见副作用与安全用药指南
长安城管严打“黑气”,筑牢安全防线
重庆城管执法风波背后:城市治理的挑战与出路
拍出《甄嬛传》同款寺庙照:专业摄影技巧全攻略
《甄嬛传》拍摄地戒台寺:中国三大戒台之一,藏千年文化瑰宝
安栖观原型龙泉寺:甄嬛传中的皇家寺庙与佛道文化
服用帕罗西汀需警惕:常见副作用及预防措施
春天亲子跳皮筋,快乐时光无限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