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6》开播,有一个升级补齐了节目短板,但有些姐姐却跑偏了
《浪姐6》开播,有一个升级补齐了节目短板,但有些姐姐却跑偏了
《乘风2025》(即《浪姐6》)节目开播,一个大胆的创新环节——海边电话亭,不仅为节目带来了新的亮点,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节目制作和艺人关系展示的讨论。
《乘风2025》刚一开播,就像一阵清新的风,把观众们的眼球都吸引住了。
这一季节目可搞了个大胆又新鲜的创新,破天荒地把舞台从封闭的室内挪到了户外开阔的场地。
这一改变,那效果立竿见影,那种宽敞、自由的感觉,瞬间就让人眼前一亮,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节目刚开始的超前企划环节里,有个特别设计的小环节,特别吸睛,而且像条无形的线,贯穿了整个超前企划的过程。
节目组安排30位姐姐,一个接一个地走进海边那一排充满文艺气息的电话亭里,拿起听筒,给娱乐圈里的好友,或者自己生活中的亲朋好友拨打电话。
接电话的人那可都是大家在电视上、网络上常见的大明星,像现在正红得发紫的虞书欣、王源,还有在观众心中国民度极高、大家都特别熟悉的沈腾、杨紫这些演艺圈的“熟面孔”。
这个环节操作起来特别简单,既不需要搭建那种复杂又华丽的舞台,也不用搞一堆繁琐得让人头疼的流程,完全依靠艺人们自己在电话里自然地交流互动,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种各样有意思、能引发大家讨论的话题素材。
尤其是叶童和梁家辉那次跨越时空般的电话交流,简直太精彩了。
他们俩在电话里的对话,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观众记忆的大门,勾起了大家对他们曾经合作的经典作品的美好回忆。
而且,他们的对话内容还特别契合节目一直强调的“突破自我”这个核心主题。
更厉害的是,整个通话展示过程,没有穿插任何以往经典故事的片段,仅仅靠着对两人对话的精心剪辑,就像有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拨动了观众的心弦,把观众深深地打动了,让大家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有网友看了这个环节后,忍不住开玩笑说:“你瞧瞧,就这30通电话,感觉跟变魔术似的,一下子就让节目阵容在观众心里扩大了一倍”。
不得不说,网友这话还真挺形象。
这个海边电话亭环节,成本投入并不高,节目组没花太多的钱和精力,却收获了超高的热度,真可谓是“小投入,大产出”。
《乘风2025》延续了芒果综艺向来保持的高水平制作标准,成功地把原本可能存在的“阵容咖位不够强大”这个看似不太起眼的小短板,巧妙地转化成了节目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超级大亮点。
在节目传播效果这方面,真真切切地做到了以小博大,让人不得不佩服节目组的创意和策划能力。
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这个海边电话亭的创意做法毫无疑问是相当成功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和节目呈现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值得大家认真探讨和思考的新问题。
第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通过这种“谁给谁打电话”的直观展示方式,艺人之间原本相对私密的社交关系网络就这样毫无保留地被公开在了观众面前。
这种做法背后的根本逻辑,说白了,其实就是在暗暗比拼艺人的人脉资源、较量他们在娱乐圈的关系网。
节目安排这样的环节,展示艺人之间你来我往的人际交往互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满足观众内心深处对娱乐圈神秘面纱背后真实模样的强烈好奇心,让大家窥探到艺人之间复杂多样的关系。
可是,在这个展示过程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不同艺人所展现出来的资源差异。
这就不禁让人开始思考,这种资源差异的呈现,是不是和当下全社会都在倡导的“反内卷”主流价值观相违背呢?举个例子来说,像邓萃雯这样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多年、经验丰富的资深演员,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在行业内的地位,很轻松就能联系上港圈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咖,通话过程也显得游刃有余。
但反观一些刚刚踏入演艺圈不久的新人,由于缺乏足够的人脉积累和行业资源,在这个环节里,却只能无奈地打电话给身边的普通素人亲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差距,难免会让观众心里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也引发了大家对于这种做法是否合适的质疑。
第二个被观众关注到的问题是,虽然节目一直信誓旦旦地强调所有的互动都是“真实发生”的,但仔细观察后,还是有一些对话被观众敏锐地察觉到存在提前设计话题的痕迹。
就拿李晟和海陆的那次电话交流来说,他们在通话过程中,几乎全程都过度集中地围绕着《还珠》这个经典IP的标签在聊。
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满,不少网友纷纷批评他们这是在“消费经典IP剩余价值”,感觉他们只是在利用《还珠》这部经典作品曾经积累的高人气和观众情怀,来为自己制造话题、博眼球,而缺乏真正有价值的交流内容。
还有陈德容打电话给自己曾经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的角色“白吟霜”这一情节,她在电话里说着充满琼瑶式风格的独白。
这种刻意营造出来的“游戏感”,在真人秀节目强调真实、自然的大环境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观众们会觉得这种做法过于刻意、不真实,很可能会因此降低对节目真实性的信任度,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一种隔阂感,难以真正投入到节目所营造的氛围中。
“被cue到”这件事情本身,确实具有很强的传播影响力,能够迅速吸引大众的目光,引发广泛的讨论。
但是,这种“被cue到”的玩法是不是真的值得其他节目纷纷效仿学习呢?在我看来,其中的关键在于,被cue到绝对不能仅仅是为了追求传播效果,为了制造话题而制造话题,而是要让节目的核心内容和所调用的人脉资源之间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完整闭环。
一方面,艺人在打电话交流的过程中,要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心愿、对未来的期许,以及一路走来的内心想法和成长历程,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对话当中。
比如说,有些艺人可以充满诚意地许下承诺,如果自己在节目中能够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走到成团夜的舞台上,就一定会邀请电话那头的对方来到节目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这样的承诺,不仅为节目后续的发展巧妙地埋下了充满悬念和期待的伏笔,也让观众对节目接下来的走向更加好奇和关注。
还有一些艺人在电话里真诚地提到,自己之所以会下定决心来参加这个节目,正是受到了对方的启发和鼓励。
这种真实的分享,让对话不仅仅是简单的寒暄,更有了深层次的意义,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艺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连接和积极的影响。
另一方面,艺人在对话过程中,要有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观众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对话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就像叶童和梁家辉在聊天时,叶童说起这次在节目中勇敢挑战自我的经历,忍不住情绪激动,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还有曹颖打电话给自己的儿子,当听到儿子懂事贴心的话语时,曹颖瞬间被触动,眼眶泛红,泪水夺眶而出。
当这种互动的目的是为了见证艺人的成长蜕变时,不管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的普通观众,还是节目中的艺人们自己,都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大家都置身于这个充满爱与成长的氛围之中。
所以说,曝光艺人关系网这一做法的目的,绝对不能仅仅局限于制造大量的热搜话题,让节目在短期内获得高关注度。
更重要的是,要对节目正片内容的推进和发展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让话题和正片内容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那些问题,让节目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长远。
我们满心期待《乘风2025》这次大胆的尝试,能够清晰地向观众传达出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观点:人脉并非是用来在众人面前炫耀的“华丽首饰”,它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是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坚实阶梯,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向上攀登,实现自我突破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