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量身定制就业岗位,让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量身定制就业岗位,让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28A07FXV00

在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一群特殊的人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他们有的失去双臂,有的无法行走,但在这里,他们找到了重新融入社会的方式。通过个性化岗位定制、创新助残项目以及生命教育,这个中心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重获生活的尊严和希望。

冬日的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同心农场”,小白菜、萝卜、红菜苔等蔬菜郁郁葱葱。谢慧清手持锄头在田间除草,笑容满溢:“这里是我的另一个家。”六年前,失去左臂的他因离婚和迷茫一度自暴自弃,如今却成为农场带头人,重获家人认可。他的故事,正是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十年助残实践的缩影。


谢慧清正拿着锄头给“同心农场”的菜地除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残疾人而言,一份能胜任的工作不仅意味着收入,更是尊严与价值的回归。在谢向前和团队的努力下,这里通过个性化岗位定制、创新助残项目以及生命教育,为600余人次残疾人点亮希望,探索出一条“残健融合、尊严共生”的可持续之路。

谢向前:从烧伤重生到助残领路人

1970年出生于长沙莲花山村的谢向前,曾是一名成功的包工头。2013年7月12日的一场粉尘爆燃事故,让他全身60%烧伤、右手残疾,积蓄耗尽还负债30万元。康复后求职屡屡碰壁的他,在残联启发下萌生新想法:"为何不将创业经验用于助残?


上善助残的部分残友就住在谢向前家祖宅改造的宿舍里。这些年中心获得众多荣誉,最让谢向前难忘的是2018年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中获得的金奖,那一年是上善助残和他人生的拐点。

2014年7月,他卖掉家当,成立长沙首个农村非营利助残机构---上善助残服务中心。创业初期,泥巴路阻碍货车运输,他肩挑手扛6吨教材:为争取订单四处奔波,却坚信“找对路子,终成大道”。2015年,首笔20万元教辅组装订单让中心存活:2017年“同心农场”项目开启助残助农新模式;2021年党建助残基地落成…十年间,这位“山村助残达人”带领残友修路、种田、办工厂,将绝望化为希望。

量身定制:让每个残疾人找到“能发光的位置”

“把促进自立作为最好的扶助。”谢向前深知,残疾人就业需打破刀切”模式。中心通过调研残友能力,开发出四类差异化岗位:

手工制作与线圈加工


在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秦芳的线圈加工技能有口皆碑,是残友口中的“大师傅”

秦芳曾因身体残疾被流水线淘汰,在中心培训后成为线圈加工“大师傅”,日薪可达三四百元。按件计酬、自主节奏的工作模式,让34名常驻残友实现稳定收入。2024年,中心更接下60万元卡通勋章订单,春节前夕车间一片火热。

同心农场:土地里的尊严经济学

30亩农田被划分为“定制菜园”,城市家庭认领土地,残友负责种植维护。谢慧清等7名残友在此重拾农耕技能,月收入超2000元。农场还衍生出莲藕种植、荷花鱼养殖,年均吸引上千家庭体验,创收近百万元。

生命教育:残疾人身兼“人生导师”


周国民每天都会用嘴叼笔写书法、绘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影响和激励他人。

无四肢的周国民用嘴衔笔创作书画,脑瘫患者姜婉担任农耕馆讲解员他们的故事成为500余场研学活动的核心。广西一名厌学少年在此体验后主动返校,家长感慨:"“残疾人老师比说教更有力量。

阳光增收计划

免费发放鸡苗、培训养殖技术,90户农村残疾家庭实现“技能+销售”闭环帮扶,户均年增收超万元。

三驾马车:党建、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之路

谢向前将助残版图拓展为“三驾马车

党建助残示范基地


在当地政府和爱心企业支持下,谢向前先后打造了多个项目,开发了手工制作、线圈加工、蔬菜种植、研学导师等岗位。

产业造血

手工加工、农场、研学三大板块年产值稳定在百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谢向前强调:“慈善不能只靠输血,更要自我造血。

生命影响生命

农耕记忆馆、爱心书屋、集体婚礼.….残疾人在此不仅是受助者,更成为激励社会的榜样。58岁的周国民说:“被孩子称为榜样时,我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十年蝶变:数字背后的温度

截至2024年9月,中心累计开展助残活动700余次,帮扶5000余人、560余户家庭,助力上百人创业就业。更可贵的是:

谢慧清从“废人”变为农场骨干,与儿子重建亲情周国民从自闭到巡讲干场,工笔画作品感动无数观众姜婉以脑瘫之躯成为作家协会会员,用文字传递力量。

谢向前说:“尊严不是施舍来的,是残疾人用双手挣来的。

结语:上善若水,润物无声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正是上善助残的核心理念。如今,谢向前依旧每日忙碌:凌晨查看农场、接待志愿者、组织生命教育进校园...十年间,他让残疾人体面就业的故事从莲花山村辐射至全国。

2025年,中心计划拓展电商直播,帮助残友销售手工艺品和农产品。谢向前始终相信:“每个残疾人都是一颗星,只要找到属于他的夜空,终将熠熠生辉。”

来源:综合《中国残疾人》杂志、湖南湘江新区微信公众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