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4.22為未來 全城齊走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4.22為未來 全城齊走塑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eeb.gov.hk/tc/see_blog/blog20240421.html

明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亦是香港開始實施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的日子。新法例開宗明義是針對塑膠,曾有人問我是否對塑膠有偏見,用紙、木、竹或金屬製的替代品會更加環保嗎?

塑膠難以分解,而且會碎化成為微塑膠,對自然環境和生態所帶來的影響特別嚴重。近年已有科學家在人類血液內找到微塑膠,長此下去,必然會對人類健康和整個生態做成嚴重威脅。很多國家和城市都從即棄塑膠入手管制,聯合國亦已經開始草擬應對塑膠的國際條約。不單外國城市,內地和鄰近的澳門也已經著手管制塑膠。

要成功落實「走塑」,業界的支持和參與至關重要。餐飲業界、零售業界和酒店業界都是重要的持份者,這些業界對「走塑」均予以支持。我感謝立法會議員(飲食界) 張宇人、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以及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的支持,代表業界和我一同拍攝了宣傳短片,齊撐「走塑」。

環保署署長數日前到訪了數間大型連鎖食肆,這些連鎖品牌全港合計有超過一千間分店,均已為明日實施的新法例作好準備。有負責人分享,因應管制即棄膠餐具快將推行,可喜的是見到市民的環保意識不斷提升,近日已有一半顧客選擇外賣「走餐具」。


環保署署長徐浩光博士數日前到訪了數間大型連鎖食肆,這些連鎖品牌全港合計有超過一千間分店,均已為明日實施的新法例作好準備。

除大型連鎖食肆外,香港亦有約二萬間中小型食肆。除了環保署的團隊在過去數個月走訪這些中小型食肆,我在三月初亦到訪了一些食肆小店,了解他們的預備情況。其中兩間葵涌小店當時都未轉用替代品餐具,但已知悉新法例的要求。兩間食肆現已購置了非發泡膠餐盒和非塑膠餐具,逐漸取代發泡膠餐盒。

我在三月初曾到訪兩間葵涌小店,當時都未轉用替代品餐具,但已知悉新法例的要求。兩間食肆現已購置了非發泡膠餐盒和非塑膠餐具,逐漸取代發泡膠餐盒。

我相信本港有不少中小型食肆和商店都有相似情況,他們可善用新法例實施後的六個月適應期,在適應期盡快用完受管制的塑膠產品存貨,無需浪費,並盡早訂購合適的替代品。大家在這段期間見到有食肆仍提供受管制餐具也不用驚訝,環保署會在適應期為商戶提供適切的建議和資訊,協助業界逐步順利過渡。

另外,我們留意到有餐廳透過停止派發即棄餐具或收取額外費用支持「走塑」。此舉能夠進一步鼓勵市民「走塑」,但卻不是新法例的要求。法例下食肆可選擇向客人免費提供可重用餐具或非塑膠即棄餐具,或根據自身的商業考慮收取非塑膠餐具包的費用。當然,更好的是市民習慣自備餐具,棄用即棄餐具,實行源頭減廢。其實,自備餐具並不困難,有連鎖快餐集團分享,自推出鼓勵客人自備餐具或餐盒的獎勵計劃一年多以來,已成功節省了逾20萬份即棄塑膠外賣餐具。


零售業界亦都已為「走塑」作好準備,由售賣膠柄棉花棒改為木或竹軸棉花棒。

除餐飲業界外,酒店業界和零售業界亦都已為「走塑」作好準備。新法例下,酒店及賓館不可向住客免費供應塑膠洗漱用品(例如膠柄牙刷、膠梳)、膠樽裝水、小樽裝沐浴露等。近日網上有人誤以為在香港入住酒店及賓館,旅客要自行攜帶洗漱用品與飲用水。事實是新法例容許酒店業界為客人免費提供非塑胶替代品,或收取费用继续提供塑胶用品。


酒店业界已为「走塑」作好准备,有不少酒店都已改用可重用补充式容器来提供洗头水和淋浴露等,有些则提供木/竹牙刷、木梳等非塑膠替代品,亦有酒店在每间客房设置过滤饮水机或改为提供玻璃樽装水以取代胶樽装水。

我们一直以来与酒店业界保持紧密的沟通,得悉酒店业界一直非常支持绿色和可持续旅游。尽管新法例容许有需要的住客向酒店购买即弃塑胶用品,有部分酒店都向我们表示希望尽量为环保走塑走前一步,希望提供非塑膠替代品。随着可持续旅游在世界各地已倡议多时,相信旅客亦不会对此感到陌生。我们留意到本港有不少酒店都已改用可重用补充式容器来提供洗头水和淋浴露等,有些则提供木/竹牙刷、木梳等非塑膠替代品,亦有酒店在每间客房设置过滤饮水机或改为提供玻璃樽装水,无需旅客自备。

为了让更多旅客知悉新法例,环保署现已在香港国际机杨、西九龙高铁站、罗湖及落马洲港铁站的入境大堂宣传,向入境旅客介绍与酒店及宾馆有关的管制内容,以免他们对新法例有误解。我们亦鼓励酒店在网订房以至客人在酒店前台登记入住时提醒住客有关新法例的规定。

近日有网民关注非塑膠即棄餐具的品质,指纸漿餐具如长时间被热汤浸泡容易变软、不能使用。其实环保餐具的材质多元,除了纸浆外,还有很多选择,包括木、竹、甘蔗渣浆、木浆、草浆等。本地餐厅食肆供應的食物種類繁多,餐廳在選購餐具時,宜根據其供應的不同菜式,選擇適合的餐具。我们亦建议餐厅採购替代餐具时可以参考环保署设立的绿色餐具平台(https://greentableware.hk),现时平台有超过60间餐具供应商及超过720款非塑膠即棄餐具产品,协助业界寻找适合的替代品。每件已登记绿色餐具平台的产品均有一个独有的二维码,供应商只需将二维码印在相关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业界便可即时确认及购买。

另外,市民一般的印象是替代品餐具较传统塑膠餐具贵。就此,环保署访问了大约50间本港和内地餐具供应商,供应商表示非塑膠(如纸、软木等)饮管、搅拌棒、叉刀匙及碟的价钱与一般塑膠餐具相若。供应商亦透露,因应新法例的实施,越来越多食肆向他们查询及订购非塑膠餐具,我们相信当需求增加,生产量加大的时候,成本会进一步下降,有望减低相关费用。

明日开始是六个月的适应期。环保署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执行模式,让业界慢慢顺利过渡。在适应期内,环保署人员不会对违规业务进行执法。我们会派员巡視20 000间餐飲食肆及20 000间零售店和酒店宾馆,了解相关业务地点的运作情况,集中宣传教育,并提供建议和资讯,协助企业符合新法例的规定。六个月适应期过后,环保署仍会采取宣传教育先行的模式。如发现有商戶仍未合規,会先了解个别商戶的实际情況及困难,按情況作出適當的宣傳教育、勸喻或警告。针对屡劝不改的业务,视乎实际情况,采取执法行动。


環保署會採取循序漸進的執行模式,讓業界慢慢順利過渡。

今次管制的目的是希望在社会上慢慢建立「走塑」文化,並非要惩罚商戶。我们明白这毕竟需要一个移风易俗的过程,业界要调整业务配合管制也需要时间。因此,我们在执行上会尽力提供适切的协助,尽量以教育为先、人性化地按个别情况处理个案,业界无需过于担心。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管制的实施标志着香港的「走塑」工作踏入一个新里程碑。「走塑」的初心是為了保护环境,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和子子孙孙。既然知道塑胶对人类健康及下一代的影响,大家是否愿意在明日世界地球日开始作出改变,减少使用即弃塑胶产品?我期望各界能够齐心支持,为未来行多步,全城齐走塑。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政府环保署署长的博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