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版本的《送情郎》,你了解吗?
这些版本的《送情郎》,你了解吗?
《送情郎》是一首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歌,其旋律源于中国古代的《孟姜女调》,发源于江苏苏州,后来传入山东、东北、安徽等地。虽然演唱风格各有不同,但都很轻柔甜美,很具有民间的乡野之风。这首歌称得上是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
《送情郎》描述的是一个忧伤的爱情故事,表明了爱人之间分离的伤情。在苏州民歌中尚存有原始版本,黄梅戏中也存在同名版本。但普遍流行的有郭德纲、岳云鹏、闫学晶、奚秀兰、赵本山、北京天使合唱团等艺人演唱过的版本,其中以民歌版、相声版和二人转版的最主要代表。
奚秀兰版本
一曲《送情郎》把深情厚谊和离别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送并不是送郎出远门,只是通过异常迫切偷情的心理展示,要情郎哥哥不要把欢乐时光忘记,期盼他及早再相会。奚秀兰的版本,风格柔美,曲调中无不把思念表现的淋漓。
廖莎、叶矛版本
《送情郎》这首情真意切且悲凉的送别郎君的歌曲,也是一个传统的相声节目,之后传入东北二人转,再后来又回归相声。东北二人转的送情郎有江北版和江南版,江南版的调子近似于相声的。
近年来,《送情郎》广为流行,与一些相声表演中经常唱《送情郎》有关,一般在相声最后结束返场时唱。廖莎、叶矛演唱的这一版本,听来与相声中演绎的《送情郎》最为接近。
赵本山版本
不论是哪一版本《送情郎》歌词都是通俗易懂,却又不失韵律,在保持二人转淳朴本质的同时,也为其“口口相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正因此它才能在二人转历史上拥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至今流传。
《送情郎》在二人转淳朴曲风的基础上,加入了浓厚的情感元素,使得《送情郎》从二人转的小帽,逐渐向情意绵绵的情感曲目转变。赵本山演绎的《送情郎》情绪饱满,演唱深切感人,让人感受到深情的离别愁和离别苦,以及其中的不舍与无奈,同时又具有浓郁的东北二人转曲风。
《送情郎》来自民间的美妙音符,口口相传的动听旋律,朴实无华的情感流露,沁人心脾的民歌金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