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科创创业50,解锁科技投资新密码
中证科创创业50,解锁科技投资新密码
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简称“双创50指数”)是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市值较大的50只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成分股汇聚各行业大市值龙头。其选股方法为将科创板和创业板中的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其个股权重上限为10%,板块权重上限不超过80%;该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大市值高弹性 未来空间广阔
双创50大市值的风格非常明显。精选科创板与创业板龙头公司的科创创业50指数持仓风格偏大,个股权重相对集中。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为1166.81亿元,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达到50.794%,共13只成分股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数据来源:Wind)
双创50指数弹性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指数由科创板和创业板的50只八大新兴产业龙头公司组成,成长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较强;二是指数每季与时俱进纳入当下表现较好的科技龙头公司,根据历史成分券表现统计,调样观察期有七成新成分券的涨跌幅贡献排在所有成分券的前50%。
科创板和创业板龙头公司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创新。2024年上半年,科创创业50成分股研发投入占比均值为27.23%,同期创业板指成分股、科创板指成分股研发投入占比均值分别为21.34%和11.21%。科创创业50成分股企业具备相对高的研发投入。(数据来源:Wind)
科创创业50指数汇聚了科创板和创业板中,主营业务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伴随着上市公司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指数估值合理 具投资性价比
从2021年起,创业板与科创板已经历超3年调整期,具有反弹潜力。经历近几个月的回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双创50指数当前市盈率36倍,处于历史45.29%分位数。其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具备一定配置性价比。由于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科技、高成长属性,未来股价上涨预期更多将通过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推动,根据指数当前成分股测算历史盈利数据,2024年双创50指数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43%,主营业务收入3年复合增速113.71%,归母净利润3年复合增速95.25%,均高于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指等指数,成长、盈利能力突出。(数据来源:Wind)
指数重点行业或具增长空间
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的第一大行业为电子。政策面上,半导体设备是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重中之重,政策端有望发力实现“卡脖子”突破。基本面上,过去数十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增速显著超过全球GDP增速,摩尔定律持续前进对半导体设备的持续需求是量价齐升的关系,半导体设备板块每一轮上行的幅度都比衰退的幅度更大。周期面上,今年以来,需求企稳回升,电子行业景气度渐次复苏。AI端侧模型兴起,AI终端硬件开始密集落地,折叠屏、ARMR眼镜等消费电子创新也在积极引领需求、开创全新赛道。此外,国内光刻机零部件企业成长窗口期已至。光刻机环节壁垒高、国产化率非常低,随国产光刻机以及零部件供应链的优化和迭代,相关产业链公司也有望充分受益。
指数的第二大行业为电力设备行业。近期因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电力设备行业利好不断,对产业链关键变化环节影响力排序为固态电解质>新型负极>新型正极。其中固态电解质为供应链核心增量,硫化物电解质最具潜力;负极材料中短期向硅基负极发展,长远向金属锂负极迭代;富锂锰基和镍锰酸锂等高电压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产业链中的隔膜、封装、上游资源端等环节同样会因固态电池迭代而受益。
第三大行业医药行业未来的增长点可能来自于创新药产业链、医药出海。医创新药产业链方面,国家全链条支持新药的大背景下,多款创新药产品进入商业化放量周期,抗肿瘤、自免、代谢等多领域国产药物进度靠前,临床数据优异,管线价值、出海预期等持续提升。医药出海方面,新兴国家药物使用量增长率及人均卫生支出增长率显著高于法规市场。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药企出海大势所趋,我国部分创新产品已具备出海能力,海外市场突破将打开成长空间。药消费方面,当前有复苏预期,因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出海+政策出清+基本面稳健的医药板块标的有望获市场资金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