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活场景,如何开展运动锻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同生活场景,如何开展运动锻炼?
引用
新浪微博
1.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65121843249326
8月8日是我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在家庭、学校、办公场所等不同生活场景,应该如何开展运动锻炼?中国疾控中心给出了以下建议。
家庭
为确保运动安全有效,居家运动强度和类型要适宜。
- 儿童以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练习为主,可以做一些听口令的动作,如左右横跨、舞蹈、爬行、抛接球、单脚站立、走直线等。
- 青少年可以加入力量、心肺耐力练习,如有氧操、振臂跳、原地跑、开合跳、高抬腿等。
- 身体素质较好和有规律体育锻炼习惯的成年人,建议可以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如原地高抬腿、俯卧撑等,每个动作练习10~15次,进行2~4组,提高心肺功能和基本力量素质。
- 老年人建议以功能性练习和柔韧、平衡素质提升的练习为主,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针对肩、颈、腰、背这些关键部位的肌肉进行拉伸和转体类的练习,每组拉伸时间持续大概15~30秒,进行2~4组。另外还可以练习单脚站立、仰卧抬腿、跪卧撑、仰卧背桥等。
学校
学校是学生群体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重要环境。
- 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体育课、大课间或早操等体育活动,特别是跑步、打球、健身操(舞)、跳绳等简便易行的运动。同时,培养自己多种兴趣爱好,主动加入学校体育运动社团,掌握1~2项体育技能,使运动能够日常化和持续进行。
- 要保证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周进行至少3天增强肌肉和骨骼的运动。如果条件许可,运动最好在户外进行,以满足每天至少两小时的户外活动要求,其中包括至少1小时的校内活动。运动时要注意环境安全,要做到运动前有热身、运动后有拉伸,防止运动损伤。
- 幼儿园儿童每天要进行至少3小时的身体活动,其中包括1小时的活力玩耍,鼓励多做户外活动。
办公场所
部分职业人群可能无法改变长期久坐的工作性质,但可以选择一些小幅度的坐姿锻炼方式,一点一滴坚持,提高生活质量。
- 保持正确坐姿。正确的坐姿要求是“坐如钟”,即坐相要像钟一样端正。保持颈、胸、腰挺直,避免耸肩、弓背,确保手臂、腰部有扶托,双脚着地。
- 做一些轻度运动。办公时可以有意识地踮脚尖、单抬腿、勾脚背、旋转双脚等。双腿伸直并拢,单腿交替或两条腿同时做缓慢匀速的勾脚动作,若想要加大强度,可上身前倾。每次做2~3组,一组做8~10次,间歇性交替进行。
- 多伸展肌肉。想要拉伸颈部时可以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尽量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缓慢而轻柔,以达到各个方向的最大拉伸幅度,使颈椎各个关节的肌肉疲劳得到缓解。也可进行胸臂部肌肉伸展运动:双手握拳,置于身体两侧,用力向上抬臂,伸出拇指双手内旋,重复动作3次。
- 减少久坐少动,建议每工作1~2小时站起来活动5~10分钟,利用各种机会增加身体活动量。
社区周边
树立“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理念,积极参与社区运动健身团体,通过相互鼓励和监督,提高锻炼效果。利用社区周围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等开展科学运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群体。
让我们一起运动,终身运动起来!
热门推荐
信用卡年费减免攻略:5种方法让你省下这笔钱
银行信用卡收费迎新规:未激活不得收年费,违规将被严查
碳板跑鞋:高性能跑鞋的科技革新与使用指南
别再当备胎:六个步骤让你成为感情主角
芒果:抗氧化界的“黄金果”
芒果:热带水果之王的养生秘籍
老年夫妻分床睡,真香还是真坑?
杜邦公司明星菌株Bl-04,科学研究证实可增强呼吸道免疫力
焦虑症研究新突破:多个人群中发现51个相关基因位点
冬日鼻窦炎救星:五指毛桃四君汤&夏桑薄荷饮
黄山市人民医院专家提醒:鼻窦炎可防可控,这些方法请收好
米哈游官宣《崩坏:星穹铁道》大电影,帕姆主演引期待
《崩坏:星穹铁道》:以游戏为载体,推动中华文化全球传播
米哈游星穹铁道开服动画:10分钟打造二次元现象级作品
星穹铁道虚构叙事关卡攻略:敌人弱点与角色搭配详解
易卦的形象符号和数字象征系统
冬季养肝护肝,这些食材不能少!
猪肝菠菜粥:明星都在吃的养肝护发双效食疗方
菠菜护肝,你真的会吃吗?
5:2禁食法,真的能拯救脂肪肝吗?
肠胃镜检查前的饮食管理:无渣饮食全攻略
信用卡盗刷后银行该不该赔?法院这样判
信用卡挂失与年费关系全解析:补卡不免责,费用这样算
洛杉矶“帕利塞兹大火”致10死万栋建筑被毁,损失或超1500亿
洛杉矶五处山火失控,已致10死20万疏散,经济损失或破千亿
洛杉矶史上最严重山火致生态浩劫,气候变化加剧火险成因
“文藤花开”到“万象更新”:解密苏州园林文创成功之道
苏州园林深度游:两大名园+特色美食,一天玩转攻略
张其金深度解读《易经》占断法:掌握未来,从古老智慧中寻找答案
国学经典,《易经》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