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非洲猪瘟,养猪人如何自救?生物安全防控指南
面对非洲猪瘟,养猪人如何自救?生物安全防控指南
非洲猪瘟自2018年在中国首次发现以来,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生物安全防控成为控制疫情的关键。本文结合PIC中国供应链的实践经验,从多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加强生物安全防控的具体措施,为养猪从业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指南。
1. 脏区和净区的划分
在农场中,脏区和净区是相对的概念。生活区相对于门卫来说是净区,但相对于生产区则变为脏区。因此,需要通过物理障碍明确区分脏区和净区,并在从脏区到净区时实施严格的卫生措施,如换鞋、洗澡和更换衣物。如果条件不允许全面洗澡换衣,至少要确保换鞋这一基本操作。
图1. 洗澡间换鞋处示例
图2.门卫室示例
图3. 多层镂空架子示例
5. 卖猪中转车管理
车辆管理是农场卖猪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为了避免将疾病带入农场,建议在至少距离农场3公里以外的地方设立中转点(如图5、6、7所示)。中转车辆在完成运输后,必须立即进行清洗、干燥和消毒处理,并经过一晚或两晚的隔离才能再次投入使用。此外,还需要建立专业的洗车点,由专人负责车辆管理和清洗监督工作。
图7
6. 死猪和胎衣处理管理
对于有条件的农场,建议自行处理死猪。若需外部处理,应通过围墙等物理隔离设施,并设置中转车辆进行转运。所有运输车辆使用后都必须彻底清洗消毒。
7. 种猪引种隔离
所有从外部引入的种猪都必须经过隔离观察。隔离舍应距离现有猪舍至少300米。隔离期间,需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评估猪群健康状况。隔离时间一般为4周,确保健康后方可混群。
8. 饲料生物安全
研究表明,饲料可能成为疾病传播途径。因此,建议饲料供应商避免使用肉骨粉和血浆蛋白粉等动物源性原料。同时,饲料厂选址应远离猪场,运输车辆不得用于生猪运输。饲料车应通过外围料塔和中转料塔将饲料送入猪场,避免直接进入场内。
尽管封场管理在疫情初期是一种常见做法,但长期来看并不现实,且效果有限。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控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考虑,包括人员流动、物资进出、猪群流转等多个环节。管理者应加大对硬件设施(如洗消中心和中转车辆)的投入,并重视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即使未来疫情得到控制,也不应放松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