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变美,这一次我选择听医生的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变美,这一次我选择听医生的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2024-04-03/detail-inaqqcmn3851218.d.html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我提升和外貌管理,医美行业也因此迎来了快速发展。然而,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也存在着不少陷阱和风险。本文将为您揭示医美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安全地追求美丽。

突然之间,成年人开始流行“重养自己”——独立之后,凭自己的能力抚平少时的遗憾,慷慨地宴请那个青春期拧巴的自己。
按自己的节奏生活,想早起就早起、要晚睡就晚睡;给自己买以往求而不得的东西,零花钱不够买的零食大礼包、父母不理解的小玩意,通通都收入囊中;让自己开心地生活,培养一个爱好、去未踏足过的远方,给自己搭建一个逃离琐碎日常的庇护所……
“双眼皮很久之前就想割了,但家人朋友都不支持,没关系,我赚钱了自己去割,不是小孩子了,自己能做决定了。”
在重养自己的过程中,除了改变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人也开始直面自己的身体,正视并考虑通过医美修正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然而变美并不一定是一条坦途,路上有很多吸引人的网红审美陷阱,专业冷静的声音是医美舆论中最为珍稀的黄金。

医美,不再是小众选择

从2017年起,中国医疗美容市场以每年1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在膨胀,2023年已经是两千多亿元的市场规模。市场扩大的背后是在滋长的变美需求。
小时候,大多数女孩子都试过偷偷穿妈妈的衣服,幻想成为明艳大姐姐的样子,再大一些,便自然而然学会了化妆打扮。衣服首饰、护肤彩妆,都是传统的变美方式,随着医美产品越发丰富、医美器械越发成熟,医美项目成为了对抗年龄、修缮缺憾的新途径。
“上班以后工作忙,每天就是蓬头垢面的,皮肤状态很差劲,于是想试试医美拯救一下。”小九是自认为一身“班味”的打工人,在一次出游后看到照片中黑黄的自己,暗暗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在几经比较下,小九最终选择尝试见效比较明显但不用开刀的美白医美项目,“像下水前小心试探,做完效果挺好的,挺开心。”

和小九一样的年轻人很多,根据腾讯营销洞察的数据,65%的消费者在30岁以前就接触医美,熟龄人群是医美消费的中坚力量,但轻龄化趋势也相当明显,抗衰、紧致、提升的需求逐渐渗入二十来岁的年轻群体。
尤其是美白祛皱、改善肤色肤质、祛黑眼圈、面部轮廓修饰与美化等不需动刀的非手术类轻医美,更是成为高关注度的入门医美项目。
和上一辈秉承传统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有所差别,这一代人对容貌调整有了更高的接受度:在艾媒咨询的调研中,2021年时,8成以上的受访者对医美已经有着较高的接受度,超过50%的甚至表示能完全接受医美。

而这当中原因,提及最多的便是悦己。
医美年花费达10万的90年工程师,基本尝试了所有的医美项目,她说,“做医美是想保持一种年轻的状态,想让自己做得更好,身边很多人都有一些小调整,女孩子追求美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医美兴起的背后,是一种更自由坦率的追求美的观念。

变美的诱惑与陷阱

尽管医美接受度普遍升高,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还不是一件容易开口与朋友谈论的事。48%的人从社交媒体上获取医美资讯,这是最主要的途径,而和朋友交流获取信息的,仅有19.1%。
而且在社交媒体上,达人们的安利视频总是有着别样的吸引力,容易被“眼见为实”蛊惑的我们,不经意间就被说服和种草。这些可能是用心的经验之谈,也可能是“有毒的糖果”。
在互联网审美中,脸小常常被视为王道,除了在脸上做文章,有些背景不明的达人还别出心裁地通过改变耳朵这个参照系,用“精灵耳”来把脸映衬得更小:“耳朵露出之后,脸看上去小了一圈,打精灵耳真的会幼态很多。”
面对这种显幼态的奇招,不少真人医生表达了劝导大众慎重整形的观点,认为需要理性看待“精灵耳”,如果耳部确实造成了外观的不协调则有一定必要接受手术,但若是自身耳朵并没有影响外貌或健康,则没有必要因为跟风去做这个项目。
部分达人与医生的分歧同样也出现在瘦腿这件事上,当达人们说“小腿神经是不那么重要的神经,阻断后可以让腿变细”时,医生们却警示想要跟风的爱美者:“健康人群主动自断腿部神经,无异于自残。”
有些达人晒出的“白幼瘦”医美模板,将扭曲的审美观念凌驾于健康考量之上,这样的观念陷阱悄无声息地捕获着有容貌焦虑的人们。更有甚者还会和不合规的机构达成利益协议,导流粉丝,酿成事故:2021年,一位内蒙的不算肥胖的女大学生,被网红引流到南京一所美容医院,被诱导一次性抽脂8斤,术后引发严重失血并发症,险些丧命。
行业内,资质不全、材料劣质、诱导消费的机构不少,2022年医美行业行政处罚件数为5407,较2017年提升388%。

在这些数据和事实面前,越来越多寻求变美的人亦产生了观念转变,清晰理解到变美关于科学,医美亦是求医,从“医美听达人”转向“医美听医生”——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专业可信的人士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体现。
艾瑞咨询《2022医疗美容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合适的医生、机构”已经是仅次于“个人对医美项目的了解”的医美消费决策因素。
微博《医美行业网络关注度报告》也显示,消费者正在向“品质医美”转变,求美者越来越重视医美机构、医美医生的专业能力和审美能力,比起跟风“网红感”,越来越多人希望能做出保留个人特色的“高级感”。
而一个好的医生,正决定着审美的上限和安全的下限,能给求美者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为求美者扫清变美的陷阱。

真人医生,引领正确求美

伴随“美丽经济”兴起而丛生的乱象,有关部门顺从消费者的呼声近年已采取多项雷霆手段。2022 年 9 月,10部门联合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2023年4月,最高检发布6件医疗美容领域违法犯罪典型案例。2023 年 5 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落下,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有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
打造一个规范、安全的医美行业俨然成为多方的共识。专业医美平台积极拥抱监管,百度旗下的医美专业平台柠檬爱美就用 AI、区块链等技术加强医美服务溯源验真。社交平台亦加大规范医美内容的力度:小红书将医美品类作为重点治理对象,着重打击非法医美产品和违规行为;抖音对医美类直播采取严格认证机制,到今年 2 月份暂时中止医美类直播。
然而,社交平台的本质是一个信息集散地,在管控不良信息之上,集纳高质量信息并使其流通,是更高的解法。
例如微博刚收官的2023医美百大菁英医生大赏,有着近5万条优质的原创科普输出,话题阅读量总计达到6.5亿,互动量高达110.4万。“微博医美菁英大赏”做的事情就是在中国整形协会行业发展与监督自律委员会指导下,汇聚更多优秀的医生,做好权威专业的医疗美容科普。

微博举办的2023医美百大菁英医生盘点
李晓宁,是一位皮肤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喜欢分享的资深社交媒体使用者,微博就成为她内容输出的重要平台。各种皮肤病的科学科普、日常读到的学科文献、关于注射产品的解读、面部解剖及审美等,想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会发表在微博,在这个输出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求美者的关注和互动。
作为一名青年医生通过内容平台和学术平台增加自身患者端和医生端的双向影响力是每位从业者的必经之路,而医学又是一个需要持续终身学习的学科,只有持续不断的输入和输出,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并在这个过程思考、整合和运用知识,才会成长。而在这些科普的过程中,来自求美者的信任和认可,对医生而言也弥足珍贵。
微博一路伴随了李晓宁老师的成长,如今她也成立了自己的团队,逐渐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有着50万粉丝的中国抗衰老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红梅则更喜欢在微博上进行科普,眼角下垂的改善方式有哪些、如何防紫外线、黑头为什么不能随便挤……面对常见的困惑,刘红梅选择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解释原因和介绍方法,赢得粉丝们“实用可靠”的评价。她表示:在微博平台做专业的科普内容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还可以与求美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医美行业不断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面临市场竞争激烈、法规监管等问题。作为在一线工作的医生,非常了解求美者的真实需求,她们每天会遇到各种问题,在新媒体的渠道中学习和挖掘能力很强。所以作为从业者,更加有必要为大家提供新鲜、优质、的内容,通过诊间故事、日常提问、前沿研究、热门解答、科普辟谣等方式为大家提供真实的科普。

她们是诸多入驻微博进行科普的医生的缩影,医生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有的进行线上分享,患者答疑;有的进行案例分享,剖析典型;有的介绍前沿论文,推广科学;有的紧跟时事,警醒踩雷。
微博邀请这些真人医生进驻,就是通过话题的聚焦与放大,让专业医美医生带来的权威信息破圈,触达到有着不同诉求的更广泛的人群中。
同时,医生接受过系统训练,在社交平台分享时也会本着专业、科学、严谨的态度创作医美科普内容。他们不止满足每一个变美的愿望,也为更多饱受病理性问题的求美者排忧解难。

所以,对于众多求美者而言,专业权威的医美信息就是稀缺的“黄金”。当专业医生进驻微博这样的大众传播平台,就打破了专业渠道的壁垒,降低了信息的获取门槛,让求美者以低成本获取高含金量医美知识成为可能。
当真人医生从诊室走到线上,他们和求美者产生了更深的连接,他们的专业性有了更广的辐射力,最终会共同建设出一个专业、健康的医美社区,将“有毒”的错误观念压倒,春风化雨般引领受众走在正确的求美道路上。
在医美市场充分涌发又亟待规范的当下,一个有权威专家作为定盘星的讲求科学的意见市场,将是为行业激浊扬清的重要利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