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c1b945f23721.aspx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风雪之夜投宿山村的情景。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寒山夜宿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原文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暮色降临山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孤零零。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诗人的投宿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贫”两个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创作背景

大约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公元777年(十二年)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因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的是严冬,应在遭贬之后。

参考资料:完善
1、中国文学网.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赏析分歧

该诗释义上的分歧主要有三:第一句“日暮苍山远”之“苍山”是特指还是泛指,“远”是尚远还是似乎更远;第二句“天寒白屋贫”之“白屋”是简陋之屋还是覆雪之屋,“贫”是稀少还是感觉贫寒;第三句“柴门闻犬吠”之“闻”是诗人闻还是主人闻。

在思想感情上的分歧是,一种意见认为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和对贫寒人家的同情”;另一种意见认为该诗表露了作者对“人家”的同情,联系到诗人曾有“十年谪宦”的经历,诗中多少也包含了诗人的自我写照。

简析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元素的寒山夜宿图。首句写诗人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全诗格调清雅淡静,语言浅近而不失精炼,情景交融,寄寓含蓄,是刘长卿的代表作之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