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aspx?id=9fcf58f7244e

唐代诗人李益的《度破讷沙二首》是一组描绘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绝句。其中“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两句,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塞北边疆的荒凉与苍茫。

原文

李益《度破讷沙二首》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沙漠上风一吹,看那沙尘满天飞旋,在这茫茫的沙碛上怕是永远看不到草木生长了吧。不能说塞北没有春天到来,但由于遍地风沙,不见青草,纵有春天到来,一切没有变化,又从哪里看到春天呢?在破讷沙漠上大雁正在飞翔,在鸊鹈泉上战胜了敌军的将士们刚刚归来。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阳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反射出一片寒光。

注释
莫言:不要说。塞北:指长城以北,泛指中国北边地区。

赏析

第一首诗是用诗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亲历的一场沙尘暴。首句“眼见风来沙旋移”,高屋建瓴,气势逼人,仅一个“旋”字,足见风沙来势之猛烈。正因为有了这样震撼人心的亲历,诗人才会有“经年不省草生时”的联想,在这茫茫的沙碛上怕是永远看不到草木生长了。但是,诗人襟怀博大,生性乐观,接下两句,诗意为之一转: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用以退为进的笔法,表现塞北终年无春的特征。这两句诗,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

简析

《度破讷沙二首》是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诗是诗人用诗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亲历的一场沙尘暴,充分表现出塞北荒凉的特征;第二首诗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全诗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赞颂了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颇得盛唐神韵。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边塞诗人李益过陕西破讷沙漠时创作的。第一首诗是在一年春天李益在沙漠遇上了沙尘暴时写下的。第二首诗则是为唐与回鹘交战而作。唐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兵在此交战,诗主要是概括了这样的历史内容。

参考资料:完善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06-707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76篇诗文 ► 83条名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