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合同包括哪些条款
定金合同包括哪些条款
定金合同是经济活动中常见的担保方式之一,其条款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定金合同应包含的主要条款、撤销流程及其法律效力,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定金合同。
一、定金合同包括哪些条款
典型的定金合同通常会包含如下几个主要条款:首先是定金的具体金额;其次是定金支付的最晚期限设定;再次就是定金的使用方向以及属性定义;另外还应明确阐述主合同的关键信息,如交易标的物、价格或者收益分配等等;当然,违约责任也是不可轻视的重要条款,双方都应对违反定金合同约定时需承担的相应责任有明确理解;最后,涉及到争议的解决办法,例如选择采用仲裁的方式还是走法律诉讼的途径处理目前面临的纠纷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二、定金合同撤销流程是怎样的
关于定金合同的撤销程序的一般性陈述是,倘若因接受定金的一方违反合约义务而使合同目标无法达到,则交付定金的一方可选择解除该项合同,并据此要求对方双倍返还所交定金。
然而若为交付定金一方首先违背约定,则通常情况下定金将不予退还。但是,如若存在法定的撤销原因,例如出现严重误解、受到欺骗或遭受压迫等情况,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请求。在提出撤销请求时,需提交相关证据以证实确实存在上述法定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定金合同撤销后还有效吗
在撤销定金合同时,其效力随之终结且不再持续有效。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定金合同的有效性与它的订立以及存续条件密切相关。一经撤销,意味着该合同自设立之初便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各方当事人将不受合同内容的制约与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定金合同通常应包括以下条款:定金的数额;定金给付的期限;定金的用途和性质;主合同的基本情况,比如合同的标的、价款或报酬等;违约责任,即双方在违反定金合同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争议解决方式,例如是通过仲裁还是诉讼来解决可能产生的纠纷。
本文原文来自64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