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麦迪创办北美版"路人王":从NBA退役后的二次创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麦迪创办北美版"路人王":从NBA退役后的二次创业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20828A029RB00

导读:麦迪退役后创办了一对一篮球联赛(Ones Basketball League),这个联赛在美国六个城市举行分站赛,每个赛区由32名球员进行循环淘汰赛,参赛球员由18岁以上的球员构成,不允许NBA球员参加。

再现耻辱失利,U18男篮亚锦赛半决赛,中国队出现了多达25次失误,在最多领先19分的情况下遭韩国队逆转,无缘决赛。

“你和科比一对一谁更强?那和杜兰特比呢?和詹姆斯一打一能赢吗?”

即便退役已经整整十年,但每当出席活动时,麦迪总能听到类似的提问。


麦迪在活动中被问到类似问题

毕竟类似的话题放在篮球论坛里,就够大家讨论三天三夜了,现实世界自然也有很多人向球星抛出类似的问题。

但作为全世界篮球水平和普及度最高的美国,似乎没有听过一个“斗牛”比赛。

于是找到“痛点”的麦迪,在今年四月份投资了近1000万美元,创办了一个一对一的篮球联赛,名为Ones Basketball League。

对于这个联赛,接受CNBC采访的麦迪充满信心:“我之前不太相信的自己的判断,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相信我能做好这件事。”


麦迪在采访中表达信心

如果有人知道麦迪的联系方式,或许可以建议他来中国取取经,毕竟无论从形式还是赛制,OnesBasketball League都堪称北美版路人王。

第一季Ones Basketball League联赛从今年的4月份一直持续到今年的7月份,在全美六个城市举行分站赛,分别为纽约、华盛顿、洛杉矶、芝加哥、亚特兰大以及休斯顿。

每个赛区由32名球员进行循环淘汰赛,参赛球员由18岁以上的球员构成,不允许NBA球员参加。

赛区获胜者将获得一万美元的现金奖励和总决赛邀请。总决赛在拉斯维加斯举行,每个赛区的前三名都可以参与,冠军将获得25万美元以及“球场统治者”的称号。

简单介绍一下之后,这个比赛方式和办赛理念,是不是都很像国内已经颇具规模的路人王?


Ones Basketball League比赛现场

不过谈到办赛灵感,麦迪是这样回答的:“我的孩子们已经不再像我们一样看比赛了。”

“他们不看NBA,也不看大学篮球,他们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来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体育比赛,他们更愿意看短视频的集锦。”

麦迪有两个儿子,分别是13岁和16岁,正是系统性学习体育运动的年龄,作为篮球运动员,麦迪自然是希望儿子们能够同样打篮球。

但相比自己小时候把NBA录像带当宝贝的信息稀缺年代,如今的网络信息实在太丰富了。

因此大家喜欢看节奏更快、对抗更强的比赛,就连NBA都在尝试减少回放次数以及尝试按分钟收费的网络直播,足以明白这种变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麦迪与儿子们

而且就像开头所说,麦迪参加业余活动时经常被问到谁的单挑能力更强,于是麦迪决定做些什么:“一对一斗牛的影响力经常被忽视,但它确实是篮球的基础,也是篮球的精髓。一球一筐,两个球员,足矣。”

“一对一斗牛这应该是一项全球性的运动,就像我们看网球、看拳击、看综合格斗一样。我想重新定义斗牛,人们认为这是街球,但我觉得它的影响力不止于此。”

最终,Ones Basketball League联赛应运而生。

为了这个联赛,麦迪投入了将近1000万美元,联赛第一个赛季的运营资金,全部由麦迪一个人筹措,并且没有接受任何外部投资。

“不是每个人都能进NBA,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国打球。” 麦迪在接受The Athletic采访时,说出了建立OBL联赛的初衷,“但我想为那些仍能打出高水平篮球,仍然热爱篮球运动也付出努力的人,创造一个平台,给他们实现梦想的第二次机会。”

“我一直在投资其他人的想法或愿景,但我从来没有信任过自己一次。我之前不太相信的自己的判断,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相信我能做好这件事。”麦迪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


麦迪在比赛中

其实退役后的麦迪,生活还是挺丰富多彩的。在退役之后,麦迪先是在ESPN干了四年多的解说嘉宾。

主要参与的有两个节目的录制:一个是名为《Jump》的节目,最初的搭档是美女主播瑞秋-尼克尔斯;另一个节目则是名为《Sports Center》的新闻信息类节目,他主要担任评论解说的角色。

随后,麦迪在2020年和好友杰梅因-奥尼尔共同创立了篮球经纪公司,自此结束了自己的解说生涯。

麦迪和小奥尼尔从小就是好朋友,不仅拥有同一个经纪人,还为同一家球鞋品牌出任代言人。退役后的二人创办了名为“Seven 1”体育经纪公司。


麦迪与小奥尼尔

这个名字中的“Seven”指的是小奥NBA生涯曾效力过7支球队,也是他在效力步行者、热火、凯尔特人和勇士时的球衣号码,“1”则是麦迪惯用的球衣号码。

不得不说,这个名字有一股浓浓的中二少年气。

经纪人这个行业竞争本身就非常激烈,也非常吃人脉资源。虽然麦迪和小奥尼尔算是球员转经纪人名气最大的两位,但他们也不敢把市场放在NBA球员这种红海市场,而是放在了青少年篮球项目,尝试“养成系”。

不过对麦迪来说,这些始终都是围绕着NBA打转。按麦迪自己的说法,他希望能够迎接更多的挑战。

“我不能永远坐在沙滩上,喝着饮料唱着歌,我会对此感到厌烦,我必须回去工作,重新开始学习。”

于是,麦迪开始了一段新的创业之旅。

为了更多的观赏性,麦迪调整了一些规则,比如说把进攻时间改为12秒计时,从而鼓励交替球权,“在一对一比赛中,每个人都必须防守。”

除此之外,麦迪还制定了媒体计划。OBL联赛和SLAM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方便数字化内容的制作。

按照麦迪的说法:“我把赌注押在自己身上,这是我的梦想。”

事实上,在美国拥挤的体育市场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甚至就连NBA都在担心收视率的当下,OBL联赛的起步会更加艰难。

麦迪也预估到,OBL联赛的初期不太可能实现盈利,更多的是赔本赚吆喝。

因此他和体育联盟(一个职业美式橄榄球联盟)前总裁杰弗里-波拉克进行运营合作时,甚至没有讨论OBL联赛的收支细节。

“收入将由最终接触和参与的受众来决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波拉克在接受CNBC采访时开诚布公地说:“我们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而且大环境可能会变得更糟,但我们会在某个时刻摆脱困境,过去几年我们都看到的是,消费者对体育内容的胃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麦迪也承认,这个联赛品牌不过是“在大池塘中刚出生的小鱼”,他不得不与各式各样的家庭、AAU教练以及整个业余篮球圈打交道。

“这绝对是残酷的,”麦迪感慨,“你的联赛里本来有一个好球员,但最后时刻有人带着一大笔钱把他挖走。这个时候你真的无能为力,所以我们的财力必须更雄厚才行。”


麦迪在比赛中

麦迪认为,相比五人制、三人制篮球,一对一的联赛更强调个人特质,并且要将个性化作为联赛的主要卖点。

“如果你在这个联盟中很出色,并且有独特的个性,大家都会认识你是什么样的人。比如UFC的康纳-麦格雷戈,我希望我们联盟中有一个这种个性的人。”

联赛首秀是在麦迪熟悉的休斯顿,29岁的约翰-乔丹赢得了冠军,第二站亚特兰大站则由小格伦-赖斯取胜,他是2013年的二轮秀,一共参加了16场NBA比赛。

“说实话,我们在休斯顿的第一场比赛就超出了我的预期。”麦迪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我对我所看到的感到无比自豪。从联赛的模式、基础设施和比赛水平来看,这都很棒。我当时想,‘哇,我们做到了’。”

有意思的是,在拉斯维加斯的年终总决赛上,联赛首站冠军约翰-乔丹在加时赛阶段用一个两分球绝杀了乔治-比蒙,赢得了首届冠军和25万美元的大奖。

看到约翰-乔丹这个发型,大概就能明白麦迪为何想找有特点的球员。毕竟一个球员身上有标签,才更容易破圈。

但别看约翰-乔丹发型怪,但他可不是什么野路子,他曾是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名人堂球员,大学生涯652次助攻、4340分钟出场时间以及559个罚球数,均排在校史第一。

四年大学打完,他成为当地唯一一个得分超过1500分、篮板超过500个和助攻超过500次的现役球员,且该地区历史上仅有两位球员打出过这样的数据。

毕业后他进入到NBA发展联盟,并帮助猛龙发展联盟球队夺得2017年G联赛的冠军。随后他转投海外职业篮球,并在芬兰、比利时、德国和塞尔维亚等联赛都打过球。

换言之,约翰-乔丹算是实打实的五人篮球职业球员,但他依然能在Ones Basketball League打得风生水起。

按照麦迪的说法:“我们有一批还未挖掘出来的人才,人们需要了解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本领。他们来自不同背景,这里可以讲述他们不同的故事。”

美国的篮球氛围,似乎不会把职业球员和业余球员分得太开,也不会给人贴上网红球员的标签。

即便是NBA球员,也会在夏天频繁参加半职业联赛。

前不久霍姆格伦在克六联赛受伤引发讨论,媒体强调更多的是,别因为个例封杀球员参加业余联赛的机会。

反观国内篮球环境,职业和业余似乎有一道天然的沟壑。

职业球员的生活不是参加联赛就是球队集训,几乎不会出现在野球场。

而那些有职业梦的球员们,舆论氛围也并不宽容。比如没有职业背景的张梓祎尝试冲击CBA,迎来的却是嘲讽和质疑。

大家似乎总盯着结果,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过程,不才是故事的核心吗?

职业篮球理念下沉不到民间,民间篮球力量供给不上职业,双方仿佛一直都是各玩各的。

如果有一天,CBA的球员也能经常和大学球员、民间球手过招,相互之间有更多沟通和交流,是否会让中国篮球的顶层拥有更深厚的基石,篮球产业是否也会触及更多的人群?

当越来越多基层篮球人能触及到顶尖的篮球理念,是不是也会反哺年轻球员的成长?

NBA有库里、克莱这种从小接受篮球熏陶的球二代,也有阿尔斯通、克劳福德这种江湖气十足的球员。

但可以肯定,他们少年成长时都接受过足够专业的篮球指导,才能在成年后既拥抱职业体系,也能在场上释放自由个性。

如果在更专业、更多元的篮球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少年们,是不是就不会出现U18亚锦赛两分半送出7次传球失误的难堪时刻了?

这是一道论述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一定会有逻辑大纲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