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22.5,刘存志团队:针刺与假针刺比较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的坐骨神经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IF 22.5,刘存志团队:针刺与假针刺比较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的坐骨神经痛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6/08/65039517_1138611869.shtml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存志团队于2024年10月14日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影响因子22.5)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探讨了针刺与假针刺在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慢性坐骨神经痛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背景
坐骨神经痛通常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可导致严重疼痛和长期残疾。尽管针刺疗法在慢性坐骨神经痛患者中广泛应用,但其疗效的科学证据相对有限。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在中国6家三级医院进行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参与者为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慢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研究于2021年3月25日至2021年9月23日招募患者,最终随访至2022年9月22日,数据分析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完成。
研究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假针刺组:
- 针刺组:选取腰部双侧大肠枢和关元枢,根据疼痛部位选择下肢相关穴位(如环跳、风市、膝阳关等)。
- 假针刺组:选择非经络的非穴位进行对照。
疗效评估
主要疗效指标是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残疾指数(ODI)从基线到第4周的变化。次要疗效指标是不良事件。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216例患者(平均年龄51.3岁,女性占比68.1%)。结果显示:
- 第4周时,针刺组腿痛的VAS下降了30.8mm,假针刺组下降了14.9mm(P<0.001)。
- 第4周时,针刺组的ODI下降了13.0分,假针刺组下降了4.9分(P<0.001)。
- 组间差异从第2周开始变得明显,并持续到第52周。
研究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这项随机临床试验发现,与假针刺相比,针刺疗法在第4周时能显著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且这些益处可持续至第52周。研究结果支持将针灸作为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慢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
热门推荐
证明旁系亲属关系的有效方法
智慧博物馆设计:多技术协同创新,开启博物馆新体验
下行空间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这种判断对投资决策有何影响?
中医视角下的泡脚养生之道
除了高考裸考,还有这些升学路径可以选择!
制定全面的所有权政策: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合规经营
什么是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AI下一波浪潮:AI智能体产业链全景解析
如何准确计算楼面地价?
528部法,5119万只犬,管住了吗?
亚马逊雨林大火:时间、原因和影响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全手工与半手工壶的区别
各行业洁净室换气次数要求汇总
铸造车间尾气处理技术特点的深度解析
玩偶游戏市场调研方案:了解消费者需求与市场趋势
无人水面舰艇加速驶向战场
如何准确计算各类交易费用?这些交易费用的构成是怎样的?
读研必备的科研神器——Zotero安装及使用指南
HCl是什么化学名称?HCl的化学性质与应用
买入时机判断:如何运用技术分析判断股票买入时机
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项目经理如何报考公务员
固态电池产业链分析:2025 年投资逻辑与前景展望
诺曼底登陆当晚在法国打德军:苏联战俘游击队的奇特经历
蝴蝶效应: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影响与预防
如何打造优秀服务员团队
加盖公章的复印件是否有法律效应
功函数:基础、测量、计算、工程和应用
新生儿医保卡办理是否有时间限制?
免掉停车费是否会构成违法?法律与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