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喝什么、吃什么是最快好?小心这时候喝水恐有生命危险!
中暑喝什么、吃什么是最快好?小心这时候喝水恐有生命危险!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健康问题,但很多人对中暑的认识存在误区。例如,有人认为多喝冰水就能缓解中暑,实际上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暑的症状、正确的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在炎炎夏日保持健康。
一、中暑症状有哪些?
人们口中的“中暑”,通常伴随着燥热、心跳加快、头晕想吐等症状。根据丰原医院的分类,中暑可以分为轻、中、重三种状况,分别是热痉挛、热衰竭和热中暑。
(一)轻度中暑症状:热痉挛
如果感到肌肉不自主收缩,这通常是热痉挛的表现。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由于在高溫環境下出汗过多,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导致电解质失衡,出现肌肉痉挛和疼痛。
- 热痉挛成因:高溫環境下出汗过多,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
- 热痉挛症状:大量出汗、心跳加快、肌肉痉挛、肌肉疼痛
- 热痉挛处理方式: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松开衣物帮助散热,补充足够的水分,通常在数十分鐘内会逐渐好转
(二)中度中暑症状:热衰竭
如果出现头痛、意识不清,有很大可能是热衰竭。这种情况常发生在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并进行剧烈运动的人身上,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使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一般体温不会超过40℃。若不及早处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热中暑。
- 热衰竭成因:在热环境中过久,未补充适当的盐分及水分
- 热衰竭症状:口渴、头痛、疲倦无力、躁动不安、恶心呕吐、肌肉痉挛
- 热衰竭处理方式: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处,提供运动饮料小心啜饮,用冷毛巾敷在头部、颈部、腋下和腿部降温,通常恢复期需1-2个小时,若体温没有下降,建议尽快就医
(三)重度中暑症状:热中暑
当体温明显过高、心悸、昏迷时,就要小心是热中暑了。热衰竭症状若加剧,会演变成热中暑(Heat Stroke)。此时体温会急遽上升至40°C以上,并伴随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意识模糊或昏迷。若不及早处理,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或死亡。
- 热中暑成因:处于高溫濕熱的環境,傷害到中樞神經的功能
- 热中暑症状:体温升高超过40.5℃、皮肤干燥发红、心跳过快、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神智混亂、昏迷
- 热中暑处理方式:患者会明显意识不明、呕吐,建议尽快转移到阴凉处休息,避免摄入饮品导致呛伤,若已昏迷,请立即拨打119电话,送医急救
二、中暑不能这样做,恐造成生命危险!
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协助降溫是首要关键,但一些常见的降溫迷思,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危险。根据卫福部的建议,以下是应避免的三种错误处理方式:
- 患者意识不清时,不可给予饮水:患者在意识不清时,给予饮水可能会导致呛到,反而增加危险。
- 不可使用酒精擦拭患者身体:使用酒精擦拭患者身体会导致体温骤降,进一步损害身体。
- 不要使用退烧药:中暑引起的高体温是由“外部环境”和“体内产热”共同导致,不同於感冒发烧。退烧药无法帮助体内散热,因此不建议使用。
三、中暑喝什么较快好?6种饮品有助缓解不适
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中暑时,可以先判断中暑症状,再给予适当的饮品。例如:如果因大量出汗而中暑的状况下,只喝白开水可能会让体内的盐分浓度变得更低,可能会提高脱水、肌肉痉挛的风险。这时应补充运动饮料、椰子水、蔬果汁等,这些含电解质的饮品,较为适宜。营养师建议可以补充以下6种消暑饮品:
(一)轻微中暑症状:立即补充这3种“解暑饮品”
当出现轻微中暑症状时,建议补充解暑饮品。这些饮品能迅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帮助身体降温并缓解不适。例如,椰子水、蔬果汁、柠檬水等,不仅能补充水分,这些解暑饮品通常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的效果,有助于迅速恢复体力。
- 椰子水:椰子水含有丰富的钠、钾、钙等矿物质,热量很低,中暑喝椰子水能快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天然的解暑圣品。
*营养师提醒:选择包装椰子水而非现剖椰子水,因现剖椰子水可能会因新鲜度或保存不当而受污染。
现打水果汁或蔬菜汁:补充可以生津解渴、清热消暑的水果或蔬菜汁,如西瓜汁、番茄汁、芹菜汁等,是缓解中暑的良好选择。
现打柠檬水:柠檬水富含维生素C,柠檬水能促进身体恢复,且含有少量的钾,柠檬水能帮助平衡体内的电解质。其酸味也能缓解炎热的不适,是缓解轻微中暑的理想饮品。
(二)中度、重度中暑症状:立即补充这3种“电解质饮品”
当出现较严重的中暑症状时,建议及时补充电解质饮品。这些饮品能迅速补充因大量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如钠、钾、钙和镁,帮助恢复身体的电解质平衡,缓解头晕、乏力和肌肉痉挛等症状,有助于快速恢复体力,避免中暑情况进一步恶化。
水:建议可以“少量分次”补充常温水,以帮助慢慢降温、防止脱水。若想预防中暑,根据国健署提出的防中暑“喝白开水5要诀”,起床一杯水、用餐配杯水、外出要带水、好好喝的水(在水中加入少许柠檬等)、每天至少喝1,500㏄水,可以预防中暑的发生。
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运动饮料,能帮助恢复因出汗而失去的电解质,维持水分和盐分的平衡。营养师建议选择加水稀释或低糖的运动饮料,以减少糖分摄入,达到更健康的补充效果。
淡盐水: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流失,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盐,可以补充人体因流汗而失去的钠离子,避免电解质不平衡。
另外,坊间常見宣稱「麥茶」可以降溫、舒緩中暑症狀。營養師表示,中暑時喝麥茶,僅可補充水分,使身體感覺涼爽,作為平日保養預防用途較為適合,若為較嚴重的中暑狀況,建議喝電解質飲品為佳。
*提醒:中暑后应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因为这些饮品可能会加重中暑的症状。
四、中暑吃什么?6大消暑食物
中暑后的饮食宜以清淡为主,避免摄入油腻和甜食。除了消暑饮品,建议多吃西瓜、绿豆、冬瓜等水分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于身体降温解暑。
西瓜:国立宜兰大学有机产业发展中心指出,西瓜富含大量水分、氨基酸和糖,能有效补充人体水分。西瓜还具有利尿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热量,清热解暑。
凤梨:农业部指出,凤梨含有丰富的醣类、維生素B1、B2、維生素C和膳食纤维,能维持身体正常功能、帮助消化,同时凤梨还可以消暑解渴,有益身体健康。
绿豆薏仁汤:国健署表示,绿豆薏仁汤有助于消暑解热,是夏天的解热圣品。
冬瓜汤、丝瓜汤:建议喝一碗冬瓜汤或丝瓜汤,两者味道清甜,性质凉爽,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降低胃火和抗炎作用。
仙草:根据《本草纲目》记载,仙草性味涩、甘寒,具有清热解渴、凉血等效用。
盐糖:盐糖是一种同时含有盐和糖的零食,这种零食可以提供糖分与电解质,特别是钠和葡萄糖。在天气热的情况下,盐糖有助于在登山、运动或剧烈活动后,补充身体所消耗的能量和电解质。
五、想预防中暑,吃保健食品有用吗?
食用保健食品并不能预防中暑,保健食品仅能帮助平日调整体质、健康维持需求。若想在炎炎夏日补充保健食品,营养师的建议如下:
1. 铬
铬是人体所需营养素,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糖类正常代谢。
2. 姜黄
姜黄素是对人体有益的植化素,能够辅助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滋补强身,适合病后之补养。
3. 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帮助维持细胞排列的紧密性。研究证实,补充维生素C可以帮助营养补给,在炎热的夏天仍能保持健康。
4. 益生菌
补充益生菌可以调整体质,帮助维持消化道功能,达到健康维持的效果。
六、中暑头痛怎么办?5大中暑急救步骤
中暑后体温会升高,为了缓解中暑的不适感,有些人会喝冰水、泡在冰水里等,来达到“快速降温”,小心反而会造成全身性血管收缩,导致心律不整!
一旦身边的人出现头痛、头晕等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前往阴凉处休息协助降温,避免进一步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如果出现语言混亂、神智不清、昏迷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急救。
对此,卫福部提供了5个中暑急救步骤:
- 阴凉: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远离高热的环境。
- 脱衣:松开衣物,让患者足部稍微抬高,平躺休息。若有呕吐现象,则让患者侧躺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 散热:朝患者全身皮肤喷洒水,尽快保持环境通风,以促进出汗和排汗,或使用冰袋(用毛巾包覆冰块或冰凉饮料罐)放置于颈部、腋窝和鼠蹊部。
- 喝水:若患者意识清醒,可给予稀释的电解质饮料(如运动饮料)或加少许盐的冷开水(不可含酒精或咖啡因)。若患者意识不清,则不要给予饮水。
- 送医:尽快送医处理,可拨打119急救电话或自行送医。
七、中暑常见问答
Q1.造成中暑的原因有哪些?小心室内也会有热伤害!
- 长时暴露在高溫環境中:长时间在高溫下暴露,身体无法有效地散热,使体温持续上升,进而导致中暑。
- 高溫環境下工作或運動:在高溫下进行剧烈运动或劳动工作,容易使身体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大量流失,增加了脱水和中暑的风险。
- 没有及时补充电解质:除了水分外,身体在出汗时也会流失电解质(如钠等)。如果不及及时补充这些电解质,可能导致水盐平衡失调,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 穿着不当衣物:在高溫環境下穿着深色、不透气衣物,容易因为散热不佳、体温升高,导致中暑。
卫福部提醒,除了常见的室外中暑,室内空气不流通和环境温度过高,加上人体温度调节不佳,也容易产生热伤害症状。因此建议切勿把小孩单独留在车中,多关心家中的老人和小孩补水状况,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才是保护身体的最佳方法。
Q2.中暑高危险族群有哪些?
以下这5类人群,较一般人更容易中暑,因此建议更应避免曝晒于高溫之下:
- 婴幼儿
- 65岁以上长者
- 慢性病患
- 户外工作者、运动员或密闭空间工作者
- 过重者(身体质量指数BMI≧24)
Q3.中暑可以喝沙士吗?
营养师表示,虽然中暑喝沙士加盐可以帮助消暑解热、补充电解质,不过由于沙士属于气泡饮,甜度也比较高,大量饮用,容易造成身体流失更多的水分,增加身体的负担。
Q4.中暑可以吃普拿疼吗?
中暑时不建议使用普拿疼(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或其他退烧药物来降低体温。这是因为中暑是由于身体“无法有效调节内部温度”而导致的,与感染引起的发热不同,退烧药物对于中暑引起的高体温是无效的。
Q5.如何预防中暑?3大热伤害预防要诀
想要预防中暑,除了室外高溫環境之外,室內的通風也是重点。国健署提供民众3大热伤害预防要诀:
热伤害预防要诀一:保持凉爽
- 穿着透气、轻便、浅色和宽松的衣服
- 尽可能待在室内或者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热伤害预防要诀二:补充水分
- 随时补充水分,且养成每天至少1,500㏄白开水的好习惯
- 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较多水分
- 不可补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饮料
- 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
热伤害预防要诀三:提高警觉
- 注意天气预报,选择气温较低的日期进行户外活动
- 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暴露在阳光下
- 户外工作者和运动员,应随时留意自己和身边同事的身體状况,适时休息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