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为何被称之为“抽筋菜”?到底还能不能吃?爱吃的朋友该看看
空心菜为何被称之为“抽筋菜”?到底还能不能吃?爱吃的朋友该看看
空心菜,这种在南方夏季餐桌上常见的蔬菜,近年来却因"抽筋菜"的称号而备受争议。本文将为您揭开空心菜的神秘面纱,澄清关于它的种种误解。
什么是空心菜?
在北方地区空心菜比较少见,可是在南方空心菜是菜市场很常见的一种蔬菜,特别是到了夏季,很多家庭基本上每天的餐桌上都有它,就如同在北方地区夏季天天吃长豆角是一样的。
顾名思义,空心菜的茎干内部是空心的,这是它的最大特点之一。在有些地方,它也被称为通心菜、藤藤菜、蕹菜等,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绿叶蔬菜。
这种蔬菜水陆都可以种植,而且它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等特点。再加上它的叶片嫩绿、口感脆嫩、营养丰富,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无论是清炒、煮汤、凉拌,还是下面条、煮火锅,都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空心菜的误解
将美味的空心菜称为"抽筋菜",主要是因为在民间有一种说法:有些人吃了空心菜容易出现抽筋的情况,常吃空心菜会导致抽筋,原因被认为与空心菜的草酸含量高有关。
其实,在很多蔬菜中都含有草酸,空心菜也不例外。草酸是一种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中。草酸被人体吸收后,确实会影响钙的吸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空心菜中的草酸含量并不高。只要正常食用,基本不会导致抽筋。有些人常出现抽筋,其实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就算不吃空心菜,也会出现。吃了空心菜后出现抽筋,可能只是一种巧合。
如果真的担心空心菜的草酸含量,可以通过合理的烹饪方法来解决。比如,烹饪前先用开水焯一下,可以去除部分草酸,降低其对钙吸收的影响。
实际上,部分人吃了空心菜后出现抽筋,可能是因为身体缺钙,应及时补钙,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关于空心菜的另一个误解是它被称为"万毒之源",这种说法源于对空心菜中重金属含量的担忧。有人认为,由于空心菜在水陆都能生长,特别是在一些水质受到一定污染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得更好,因此容易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导致重金属含量超标。
然而,这个观点并没有科学依据。事实上,空心菜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并不比其他蔬菜强。蔬菜中重金属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其生长环境的土壤和水质。
如果空心菜生长的环境受到了重金属污染,那么其重金属含量可能会超标;反之,如果生长环境干净无污染,那么空心菜就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完全不必为其重金属含量而担忧,因为空心菜的吸收重金属的能力是很低的。
因此,在种植空心菜时要选择没受到污染的环境,在购买时则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购买到的蔬菜来自无污染的环境。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烹饪方式来降低蔬菜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含量。例如,在烹饪前先用清水浸泡蔬菜一段时间,可以去除部分附着在表面的污染物;在烹饪时先焯水,之后再烹饪,也可以减少草酸、重金属的溶出。
空心菜的营养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空心菜不仅美味,营养价值也很丰富。它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物,含有钾、氯等调节水液平衡的元素,还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叶绿素等。
在古代,空心菜还是一种能入药的蔬菜。《本草纲目》记载:"蕹菜可入药,味甘,性平,无毒。"
空心菜具有清淡、鲜爽、滑利、不抢味的优势,无论是和什么菜同煮,都不夺其原味。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说空心菜是抽筋菜,甚至是"万毒之源",这明显是对空心菜的误解,其实是一种非常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