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博馆藏苏制T62坦克
军博馆藏苏制T62坦克
1969年珍宝岛战役中,中国边防军成功击毁并打捞了一辆苏制T-62坦克,这辆坦克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它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也为我国军工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1969年春,中国北疆燃起战火,震惊中外,影响了此后数十年中国国家军事战略、外交战略。同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打倒新沙皇》展览,展出了此战缴获的苏军T-62坦克。
这辆坦克,战斗编号545,产品代号166,生产编号703B241。是苏联继T-54、T-55坦克之后发展的新一代主战坦克。1961年投入生产,1962年服役。T-62坦克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75年,据西方军事专家估计,共生产约2万辆。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苏联主战坦克的标准配备,到20世纪80年代逐渐被T-64、T-72、T-80取代。
这辆坦克,由苏联哈尔科夫坦克制造厂制造。设计上,大量继承苏联原有坦克的稳定性和相似外形,但车内更加宽敞;柴油发动机安装在车体后部,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与以往坦克最大的不同是炮塔设计。炮塔安装位置延伸至第3个负重轮,体积庞大,战斗全重37吨,乘员4人,全长9.4米,车长6.91米,车宽3.37米,车高2.25米,装V-55 12柴油引擎,580匹制动马力,转速2000/分钟,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51千米。其装甲厚度最薄处15毫米(顶部),最厚处242毫米。其新式115毫米2A20式滑膛炮,威力强大,能以初速1650米/秒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零射角时,可穿甲300毫米以上。驾驶系统、火控系统配备红外线夜视、夜瞄装置(驾驶员视距60米、车长视距300—500米、炮长夜瞄视距800—1000米),火炮通过双向稳定操作系统,可实施行进间射击(T-55、我59式坦克均为短停射击),这是T-62坦克主要创新技术。
1969年3月2日,苏联军队入侵我国黑龙江省虎林县乌苏里江上珍宝岛,中国边防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给入侵者以沉重打击。3月15日凌晨3时许,苏军30余人穿过冰雪覆盖的乌苏里江,悄悄登上珍宝岛,即被我边防军侦察排监视。8时,中国巡逻分队登岛巡逻,苏军发起袭击。中国边防军早有准备,经1个小时激战,击溃苏军。9时46分,苏军以坦克、装甲车引导步兵由岛北侧发起第2次进攻,以4辆坦克由岛南侧江岔迂回攻击,企图切断中国军队的后路。我巡逻分队随即开火,阻止苏军步兵前行。
这时,苏军坦克绕过岛南端从岛西包抄过来。为将苏军坦克引向事先布设的反坦克雷场,我军用40火箭筒(一说为75无后座力炮)向为首坦克开火,击穿其左侧车体,打断该车车长大腿。该坦克受伤后,仍能行走,扬起滑膛炮,寻着火箭筒发射方向开来,其它坦克跟进。忽然江面上传来巨响,苏军坦克碾上了反坦克地雷,履带被炸断,瘫痪在江面上。后面的坦克见事不妙,原路逃回。事后证实,中国反坦克火力击穿了T-62坦克防护比较薄弱的左侧车体装甲,当时没装防护裙板。坦克挨炸后,苏军发起更大规模进攻,企图把坦克强行拖回,均被击溃。夜晚,苏军又派出工兵,企图炸毁坦克,也没有成功。接着,苏军重炮朝坦克方向开火,企图摧毁,但未命中,却炸塌冰面,使坦克沉入江底。
1969年5月,军事博物馆派人到沈阳军区征集文物,走遍乌苏里江沿岸,重点是珍宝岛、黑瞎子岛。了解到,我边防部队击中的苏军坦克,沉入乌苏里江,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型号,但对于珍宝岛之战、对于揭露苏军入侵真相,无疑是一件极有意义的战利品。沈阳军区、装甲兵部队等有关单位组成打捞工作组,由海军潜水员下水寻找、定位,经反复探寻,找到坦克。开始想使用牵引车、拖拉机拖上来,但马达一响,苏军就打炮。最后,使用人力推动的绞盘,将坦克一步一步拖到岸上。经装甲兵鉴定,确认为苏军最新式的T-62坦克。各级官兵都非常高兴。因坦克体积庞大,无法行走,沈阳军区紧急动用工程兵修路,加固沿途桥梁,使用载重机、起重机,将坦克拖到哈尔滨,然后从哈尔滨经铁路运到北京。
1969年5月24日,545号T—62坦克运到军事博物馆。5月30日,当时军委办事组向林彪、周恩来等中央有关常委请示,“拟连同缴获的苏修其他武器、装备器材一起展出”,获得批准。此间,我装甲兵和第四、第五机械工业部科研人员到军博,对T—62坦克装备、设备进行了全面研究,对改进提高我军坦克战术技术性能起到很大作用。到军博的545号坦克,外形基本完好,车体重新涂漆,原轮子、履带炸毁缺失,只好配上国产59式主战坦克轮子和履带。坦克左侧车体1个小孔,系我军反坦克火器击穿的,原状保留,现在还可以看到、摸到。部分仪器设备、副油箱等缺失。
1969 年6月26日,《打到新沙皇——中苏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展览举行预展,主要接待军内观众。8月1日,展览正式展出,接待社会各界观众。10月3日,林彪、叶群等到军博看缴获的苏军T—62型坦克。在京展出期间,郭沫若、邓子恢、李天佑等以及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巴勒斯坦解放运动代表团,还有其他重要贵宾到馆参观。展览至1970年12月撤除。
这辆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在世界兵器发展史上曾产生重大影响,是我军在珍宝岛战斗中缴获唯一重型武器,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军工研究价值。同时,对国际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具有重要的物证价值。这件文物意义重大,来源清楚,背景真实详细,文物保存基本完好,又已长期展出,深受观众喜爱。
文献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编辑:博物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