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年普通人申请香港身份的5种方式及申请条件(2025最新政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年普通人申请香港身份的5种方式及申请条件(2025最新政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alaxy-immi.com/page1800053761.html?pla=null&spreadword=kyzg

随着内地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许多中高产家庭开始关注香港身份规划,以应对职业瓶颈、子女教育和资产保值等多重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2025年普通人申请香港身份的五种方式及其最新申请条件,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不同途径的特点和要求。

香港优才计划

香港优才计划,全称为“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Quality Migrant Admission Scheme),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自2006年起实施的一项人才引进政策。该计划旨在吸引全球具有卓越才能或专业技能,并在各自领域内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来香港定居,以此增强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与许多其他移民计划不同,申请香港优才计划的个人无需事先获得香港本地雇主的聘用。

2025申请新规:

  1. 综合计分制的革新:从2024年11月1日起,综合计分制进行了重大调整,采用新的12项准则评估体系。申请人必须满足至少6项准则才能申请,准则包括人才收入、业务所有权、行业背景等,而家庭状况、特定学历不再作为硬性要求。年龄上限调整,51岁及以上的申请人不再符合申请资格。

  2. 顶尖人才机制的引入:香港政府计划设立一个机制,主动邀请全球顶尖人才,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委员会负责审核。该机制预计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加速国际高端人才的聚集。

  3. 人才清单的更新:人才清单扩展至60项,新增了9个专业领域,如金融服务领域的会计和伊斯兰金融专才,创新科技领域的资深系统架构师和专利专业人员,以及航空与航运的专业人士等。

  4. 续签调整:在最新的政策中,特别是在续签阶段,申请人需要展示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表明香港政府不仅重视申请人的专业背景和成就,还强调了申请人对香港经济的实际贡献。续签时,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在职证明、收入证明、纳税记录等,以证明其在香港有稳定的职业和经济状况。对于自雇人士,还需展示其业务对香港的实质性贡献。这些要求确保了优才计划的持有者不仅在理论上与香港有联系,而且在实践中也是香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申请条件:

  1. 4个基本资格
  • 年龄:申请人根据本计划提交申请时,年龄必须为 18 岁或以上。
  • 财政要求:申请人必须证明能独立负担其本人及受养人(如有)居港期间的生活和住宿开支,不需依赖公共援助。
  • 良好品格:申请人不得有任何在香港或其他地方的刑事罪行记录或不良入境记录。
  • 基本学历:申请人必须具备良好学历,一般要求为具备由认可大学或高等教育院校颁授的大学学位。在特殊情况下,能附以证明文件的良好技术资格、经证明的专业能力及/或经验及成就亦可获考虑。
  1. 评核机制
  • 综合计分制:该制度包含12项评核标准,分为六个方面,包括年龄、学历、语言能力、工作经验、年收入和业务所有权。申请人必须先达到申请资格的最低要求才能提交申请。
  • 成就计分制:适用于在文化、体育等领域有杰出成就的人士,例如获得过国际奖项(如奥运奖牌、诺贝尔奖等),或者能够证明其工作得到同业肯定、对其界别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如业内颁发的终身成就奖等),符合条件者可直接获批。

香港高才通计划

香港高才通计划,全称为“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22年12月28日推出的一项人才引进政策。该计划旨在吸引全球范围内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和高学历的顶尖人才到香港工作和发展。高才通计划的特点在于其申请条件相对直接且宽松,无需投资、打分或提前获得香港雇主的聘任,对申请人的行业没有限制,也不设语言要求。

2025申请新规:

  1. 学位认证要求:对于B类和C类申请人,现在需要提交学位认证报告或教育部留服报告,以验证其学历。国外学历的申请人则必须提供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这一变化提高了对学历证明的严格性。

  2. A类申请人财务证明细化:A类申请人需提供明确的财务证明,如过去一年250万港币的工资收入证明,这包括工资、奖金以及公司股票期权价值文件。如果是基于公司利润或持有公司股票申请,需要提供第三方审计的财务报告或股票价值文件,并且非全资拥有的公司还需证明个人收入达标。

  3. 申请材料更新:所有申请人现在必须在申请时提交无犯罪记录证明,未提交的申请人需补交此证明。

  4. 续签政策:虽然直接的续签细节没有在上述参考内容中详细说明,但可以理解为高才通计划的续签条件与保持在港工作和贡献相关,具体续签模式可能涉及不同年限的组合,如3+3+3或3+6等,具体取决于申请人的类别和个人表现。

申请条件:

对于希望透过香港高才通计划申请香港身份或来港工作的人士,只需满足以下A、B、C类中的任一条件,即可符合申请资格并提出申请。

  • A类申请:申请前一年内,全年收入达到港币25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的人士;
  • B类申请:在申请前五年内获得合资格大学学士学位,并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
  • C类申请:在申请前五年内获得合资格大学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不足三年的人士;此类申请受年度配额限制(1万个名额),并根据先到先得的原则进行分配。

香港专才计划

香港专才计划,正式名称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吸引具有认可资历的内地专业人才赴港工作而设立的一项政策。该计划旨在满足香港对特定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与优才计划不同,专才计划要求申请者首先获得香港本地雇主的聘用,并证明其具备香港缺乏或难以即时找到的特定专业知识和技能。

2025申请新规:

  1. 雇主要求调整:对雇主公司的要求保持基本一致,但强调了公司需证明职位空缺难以由本地人才填补。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高新技术产业或内部调职,可能对成立时间的要求有所放宽。

  2. 配额制度:针对某些特定技术工种,新安排将引入配额制度,这意味着部分领域的申请将受到配额的限制。

  3. 简化申请:政府努力简化申请手续,缩短审批时间,以吸引更多人才。对于特定高技能人才或符合人才清单的申请者,审批流程可能更加便捷。

  4. 薪酬与市场匹配:确保申请人的薪酬福利与香港市场水平相当,保持公平竞争环境。

  5. 人才清单扩展:虽然直接提及人才清单的更新不在专才计划的直接描述中,但2025年的优才计划更新显示人才清单范围扩大,这间接影响专才计划的潜在申请人,因为两者在吸引人才的策略上存在互补。

专才申请条件:

  1. 个人资格
  • 年龄:申请人必须年满18岁。
  • 教育背景:通常需要持有学士学位或以上,但特殊情况下,具备良好的技术资格、专业技能和至少5年相关工作经验也可能被考虑。
  • 工作经验:与所申请职位相关的专业工作经验,具体年限要求可能因个人情况和行业而异。
  • 无犯罪记录:申请人需证明自己没有犯罪记录或不良入境记录。
  • 专业匹配:申请的职位应与个人的学历、专业资格或工作经验相匹配。
  • 薪酬标准:获得的薪酬应符合香港市场水平,证明该职位难以由本地人才填补。
  1. 雇主要求
  • 香港公司资质:雇主公司需在香港注册并运营,有良好的业务记录。
  • 职位证明:公司需提供证明,说明申请人将担任的职位在港难以找到合适人选。
  • 公司运营:对于新成立的公司,若能证明对香港有重大贡献,如投资金额大、高新技术产业等,可能放宽成立时间要求。
  • 本地员工情况:通常需要有3-4名本地雇员,并有缴纳强积金的记录。

香港留学计划

香港留学计划,主要指“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IANG签证),是香港政府为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而设立的一项政策。该计划允许在港完成全日制学位课程的非本地学生,在毕业后无条件留港工作,为他们提供向永久居民身份过渡的机会。

留学2025申请新规:

  1. 扩大内地生限额:2025年起,香港六所自资院校对内地学生的招生限额将大幅增加至40%,这意味着更多内地学生有机会赴港学习。

  2. 学术要求调整:对于部分自资院校,如香港都会大学,高考成绩需达到一本线,而其他院校则接受二本线考生,但英语成绩普遍要求在100分以上(满分150分)。

  3. 奖学金计划:《施政报告》宣布设立“香港未来人才深造奖学金计划”,从2025/26学年开始,每年为最多1200名修读指定研究院课程的本地学生提供奖学金,鼓励优秀人才深造。

  4. IANG签证优化: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IANG签证政策得到强化,毕业生留港工作安排得到延长和优化,特别是在大湾区校园毕业的学生,有更宽松的留港就业条件。

  5. 教育投资与扩张:政府计划在北部都会区建立“北都大学教育城”,包括增设医学院,增加医学生培训学额,以及提升高等教育科技设施,以促进教育和创新产业的发展。

  6. 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政府将加强全球推广,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同时“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增加至每年400个,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教育枢纽的地位。

申请条件:

  1. 学术资格
  • 本科申请:对于内地学生,通常需要高中毕业证书,高考成绩需达到一本线以上,或国际课程(如IB、A-Level、AP)达到相应高分标准。部分顶尖大学和专业要求更高。
  • 硕士申请:需持有本科学士学位,成绩优良,绩点一般要求3.0以上,顶尖大学热门专业可能要求3.5以上。跨专业申请者可能需要相关工作经验或基础课程。
  1. 语言能力:雅思通常要求6.0至7.0分,托福也有相应分数要求,部分课程可能接受大学英语六级成绩,但要求较高。对于中文授课项目,英语要求可能放宽,但良好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是基本要求。

  2. 个人品格:无犯罪记录及不良入境记录是必须的。

  3. 经济证明:申请人需展示有能力承担在港学习期间的费用,包括学费和生活费,通常需提供银行存款证明或家长/监护人的经济支持证明。

  4. 工作经验:部分专业或课程,尤其是MBA等,可能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但并非所有课程都强制要求。

  5. 申请程序:申请人需通过学校官网提交申请,准备个人陈述、推荐信等材料,部分专业还需面试或作品集。

香港投资移民

香港投资移民,正式称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Capital Investment Entrant Scheme, CIES),是香港政府为吸引海外投资者到香港定居并投资而设立的移民政策。该计划旨在通过投资而非就业的方式,让非香港居民能够获得在香港居住的权利,进而可能取得永久居留权。

2025申请新规:

  1. 净资产规定放宽:申请人现在只需证明在提出申请前6个月期间内,一直绝对实益拥有市值不少于3,000万港元的净资产,较之前要求的2年时间大大缩短。家庭成员共同拥有的资产中,申请人绝对实益拥有的份额也被纳入考量。

  2. 投资方式的扩展

  • 允许通过全资拥有的私人公司进行投资,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与家族办公室合作的机会,私人公司需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在香港注册、由申请人独资拥有、持有获许投资资产,并且与家族办公室的管理活动相关联。
  • 投资范围包括住宅物业,但有特定条件,如成交价需5,000万港元或以上,且投资于房地产的金额上限为1,000万港元。

申请条件:

  1. 申请人资格
  • 必须年满18周岁。
  • 无犯罪记录,且在申请前后都保持良好的品格。
  • 对于中国籍人士,需先取得外国永久居民身份。
  1. 资产要求
  • 在提出申请前的6个月内,持续拥有不少于3000万港元的净资产,这包括个人资产和与配偶共同拥有的资产中申请人绝对实益拥有的份额。
  1. 投资规定
  • 投资者需将至少3000万港元投资于获许投资资产类别,包括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存款证等,以及特定的房地产投资。其中,对房地产的投资有特别的限制和条件。
  1. 投资方式
  • 允许通过私人公司进行投资,但公司必须由申请人独资拥有,且与家族办公室活动相关。

总结而言,专才移民更依赖于雇主的聘用和担保,适合那些已经在香港找到合适工作机会的人才。优才移民则更适合那些具备高技能但尚未找到具体工作机会的人才,而高才通计划则更适合高收入和顶尖大学毕业生。进修移民和受养人签证更适合与学生和父母是通过前面计划来港的人群。而投资移民则是最直截了当,就看“钞能力”。

申请香港身份的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申请条件。了解最新的申请政策和流程,有助于顺利获得身份。

香港身份对子女教育的五大优势

  1. 多元化的教育选择
  • 拥有香港身份,孩子可以在内地和香港之间自由选择教育路径。
  • 留在内地就读:可以继续在内地的公立学校读书,保持原有的教育轨迹。
  • 就读内地国际学校:许多国际学校只招收拥有外籍或香港身份的学生,拥有香港身份可让孩子获得更多国际化教育机会。
  • 赴港享受 15 年免费教育:香港提供幼儿园到高中的 15 年免费教育,教育质量高,国际化程度强。
  1. 升学机会的多样性
  • 香港身份为孩子提供了更多升学途径:
  • 参加内地高考:保留内地户口的情况下,孩子可正常参加内地高考,竞争内地大学。
  • 香港 DSE 考试:作为香港本地生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DSE ),申请香港八大名校,录取机会大、竞争压力小。
  • 华侨生联考: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并持有回乡证的孩子,可参加华侨生联考,以较低的分数进入内地名校。
  1. 更低的升学门槛
  • 相比内地高考的激烈竞争,香港的升学压力相对较小:
  • 内地高考竞争激烈,每年上千万考生,名校录取率低。
  1. 国际化的教育环境
  • 香港的教育体系融合了中西方的教育理念:
  • 双语教学:大部分学校采用英语和中文教学,培养孩子的双语能力。
  • 国际认可的课程:许多学校提供 IB 、A-Level 等国际课程,为将来出国留学打下基础。
  1. 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
  • 拥有香港身份,孩子的视野和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 海外升学机会多:凭借香港的学历和身份,参加香港 DSE 考试申请海外名校更具优势。
  • 就业选择多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