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老城满目新 何以“最南京”
南京秦淮:老城满目新 何以“最南京”
秦淮区是南京最核心的城区之一,这里不仅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文化旅游到科技创新,从社区更新到产业升级,秦淮区正以创新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展现"最南京"魅力的重要窗口。
老门东牌坊
南京新街口
夫子庙
小西湖航拍
石榴新村项目
文旅融合:老记忆焕发新活力
秦淮区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区域之一。2024年上半年,秦淮全区游客接待量达4286.59万人次,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98%和10.11%。秦淮区通过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旅项目。
在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保留建筑空间特色、历史信息和环境要素,同时引入新业态,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街区内的"金陵梦华"项目,首创"游园+剧情+演出+餐饮"全方位体验模式,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打卡地。
秦淮区还积极盘活工业遗产资源,将南京酿造厂旧址改造为潮流文化地标"NOWS新座",吸引了一批年轻消费群体。这种"文旅+"模式不仅提升了区域吸引力,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老城区孕育新动能
作为南京面积最小的中心城区,秦淮区通过发展"硅巷"模式,成功破解了产业空间不足的难题。"硅巷"是指以存量空间更新为主的科创企业集聚街区,秦淮区通过整合高校院所资源,打造了"一园一巷两湾区"载体平台。
秦淮硅巷柳树湾数创科技园目前已吸引150余家科创企业入驻,年租金收入超过2000万元。据统计,秦淮硅巷范围内累计新增科技型企业超1300家,培育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秦淮区还发布了《城市硅巷建设标准》,为南京全市推进都市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种"无边界"双创发展生态圈的构建,不仅释放了存量空间的价值,更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社区更新: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秦淮区在城市更新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原址重建、渐进式更新等方式,让老居民在保留原有邻里关系的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石榴新村作为南京市首个城市更新安全消险改造试点项目,通过"原拆原建"的方式,既保留了居民的邻里关系,又解决了房屋安全隐患。项目设计方案经过70多稿修改,最终实现了从20平方米到67.5平方米的多样化户型配置。
小西湖街区的更新改造则采用了"留改拆"策略,超过三分之一的居民选择留下。通过融入现代元素,展现岁月与现代交融之美,小西湖街区已成为南京热门打卡地,并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秦淮区的城市更新实践,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为特色文化焕活与产业复兴提供了空间基础,展现了城市更新的"秦淮经验"。
秦淮区的发展实践证明,通过创新融合、科技驱动和人文关怀,老城区也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