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了10.5倍!新加坡的贫富差距究竟有多大?
收入差了10.5倍!新加坡的贫富差距究竟有多大?
新加坡,这个被誉为“富人的天堂”的国家,其贫富差距究竟有多大?根据新加坡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加坡家庭平均月收入达15473新币,约83000人民币。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前20%的高收入人群月平均收入为34341新币,而最低20%的家庭月平均收入仅为3254新币,两者相差竟达10.5倍!
图源:SingStats网站
新加坡的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要理解新加坡的贫富差距,首先要了解一个专业术语——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标,数值在0到1之间,数值越小,说明收入分配越均衡;数值越大,说明贫富差距越大。新加坡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到0.5之间,这意味着贫富差距相当大。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收入上,还反映在房价、买车、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
新加坡的阶层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
在新加坡,从日常服务行业中就能直观感受到这种阶层分化:建筑工人、清洁人员多以外劳工作签进入新加坡,薪资通常较低,工作强度大;而本地华人司机则在交通领域占据主要地位,享受稳定收入。即便是华人群体内部也存在固化的阶层差距,早期的本地人已逐步融入中产阶级或技术性人才队伍,而新移民华人则更多集中在餐馆等劳动密集型领域。
日常开支中的贫富差距
1. 买房子
在新加坡,买房子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阶层划分标志。富裕阶层可以轻松购买多套豪宅,而普通家庭则主要选择政府组屋(HDB)。
2. 买车子
在新加坡,买车需要支付高额拥车税和“汽车配额证书(COE)”。对于富裕阶层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问题,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几乎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开销。
3. 教育补习
对于富裕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几乎是最优先考虑的事。他们不惜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去给孩子找额外的辅导。而低收入家庭只能依赖价格亲民但无法提供个性化教学的社区补习班。
4. 消费水平
在金沙这样的高端消费场所,高净值人士和国际精英可以尽情享受奢华餐饮和高端购物,而普通市民的经济活动则更多集中在邻里中心的小商店和餐饮摊位。
新加坡政府的应对措施
面对这一挑战,新加坡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缩小贫富差距。以下是主要措施:
1. 住房政策
新加坡政府通过中央公积金(CPF)和组屋制度(HDB),帮助绝大多数新加坡人实现住房梦想。2024年开始更是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大力度的购房津贴政策。
2. 税收政策
新加坡政府通过房地产税、汽车注册费等方式对富裕阶层进行适当的财富再分配。近年来,政府提高了对高价值房产和非自住房产的税率,加大了高收入群体的税负。
3. 教育政策
新加坡为每个孩子提供高质量、补贴丰富的教育。政府每年为每个学生投入超过25万新元的教育资金,确保所有孩子都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4. 薪酬政策
政府为低收入群体量身定制了渐进式薪金模式(PWM),通过将薪金与技能提升、生产力挂钩,确保低收入者的收入能够逐年增长。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处于第20百分位的低收入工人薪水累计增长了30%,远高于中位数收入的22%。
图示:新加坡政府援助拨款计划表
新加坡交通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强调,政府将继续推进一系列渐进式的社会支援措施,尤其是针对中低收入群体。通过增加对这些群体的支持,政府希望在未来几年内,能够有效地改善财富分配不均的局面,为所有新加坡人创造更加平等和美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