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大绑”竟是“保护性约束”,你知道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花大绑”竟是“保护性约束”,你知道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juejin.cn/post/7486373487037956096
在ICU(重症监护病房),常常能看到这样一幕:一些患者身上被使用了保护性约束用具,这看似限制患者自由的做法,实则饱含着医护人员对患者深深的关怀与守护。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重症患者的保护性约束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是医疗护理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必要而强制性的手段,其核心目的在于适度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以防止他们因病情特殊而对自己造成伤害或干扰正常的治疗流程。这一措施通常借助软质束缚带、保护性手套、胸部和肩部约束等安全设备来实施,旨在全方位保障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安全与健康。
什么情况下使用保护性约束?
- 手术后需要保持静止状态的患者;
- 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或其他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特殊情况;
- 特殊治疗期间或患者病情严重、需要严格限制活动范围的患者;
- 严重意识障碍、有伤害自身或他人风险的患者;
- 疼痛剧烈、烦躁不安、需要镇静治疗的患者。
常用的保护性约束方法
- 上肢固定带
上肢固定带主要用于固定患者的手腕或踝部,固定在床沿或床架上,限制其手臂活动范围。 - 约束手套
约束手套被设计用来套在患者的手上,常用于那些容易出现乱抓乱挠行为的患者,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皮肤瘙痒、药物副作用或心理因素引起。 - 胸部和肩部约束
胸部和肩部约束主要用于限制患者的上身活动。
保护性约束的使用是基于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的有效进行,每种约束方法的选择都需基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虽然保护性约束在临床上是必要的,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始终需遵循最小限度原则,确保在保护患者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患者自由和尊严的影响。同时,这些措施的使用应定期评估其必要性,并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解释其目的和必要性,以获取理解和支持。
何时解除保护性约束?
经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神志清醒,并能配合治疗时,若不存在拔管或坠床的风险,则可考虑解除保护性约束,以确保患者在最安全、最尊重的环境中恢复健康。
自由诚然珍贵,但生命的价值更为崇高!为了患者的安全与康复,请务必配合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在探视时,请避免擅自松解患者的约束带,因为您的一时心软,可能会带来拔管、跌倒等风险,甚至加剧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有一种深沉的爱,叫做“保护性约束”,它看似简单的一“拴”,实则构筑起安全的屏障,为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铺就道路。
热门推荐
孟浩然《春晓》:以我观物的诗歌革新与文化传承
英语常用词辨析:Preference及其同义词的用法区别
双减背景下《春晓》教学改革:跨学科融合与能力培养并重
《春晓》为何火遍全网?解析这首唐诗的跨时空魅力
无SIM卡也能应急通讯?这些方法太实用了!
使命召唤系列游戏快速升级攻略:四大途径详解
150万年前人类为何“脱毛”?散热择偶双重驱动
4-6个月开始产蛋,白鸽养殖四季管理要点
家庭种植迷迭香:光照、浇水、施肥等关键养护技巧
教你快速举报网络诈骗,守护钱包安全
一键举报诈骗:这些新渠道,你一定要知道
治国如烹小鲜:老子的无为而治理念
全国最大皮炎湿疹数据库建成,2型炎症皮肤病诊疗迈入新阶段
复古、千禧、新中式:2024年三大流行穿搭风格
三层穿衣法:冬季跑步的科学保暖方案
电视投屏卡顿怎么办?这份实用指南手把手教你解决
研究发现:人类120万年前开始褪毛,17万年前学会穿衣
社会实践证书,求职神器?
大学生寒假志愿服务攻略:拿证秘籍
社区服务:让你的社会实践证明满满
专科生社会实践,到底有多重要?
日语"我"的千年演变:从"吾"到"俺"的文化之旅
日语学习中的“仆”陷阱:一个让初学者头疼的代词
村上春树教你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秘密
南京现壮观“蟹潮”:中华绒螯蟹回归见证长江生态改善
南京秦淮河:生态治理+文旅融合,打造城市新名片
流感高发期,这些食疗方让你告别喉咙痛咳嗽
从让座到相知:公交车上的90天爱情
牛皮癣可以擦紫花地丁膏吗
紫地丁花抑菌膏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