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标号怎么看,基础油怎么看好不好
机油标号怎么看,基础油怎么看好不好
机油作为汽车发动机的“血液”,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机油产品和复杂的机油标号,许多车主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机油标号的含义,并介绍基础油的分类和选购要点,帮助您为爱车选择最适合的机油。
机油标号怎么看
机油标号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比如“5W-30”。“W”代表冬季(Winter),W前面的数字代表机油的低温流动性。数字越小,说明机油在低温环境下的流动性越好,能够更快地到达发动机各个部件,起到保护作用。例如,5W的机油能在约-30℃的低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而10W的机油适用的最低温度大概是-25℃。
W后面的数字则表示机油在100℃时的高温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在高温下对发动机的保护性能越强,但同时也会增加发动机的运行阻力,导致油耗上升。30粘度的机油相对较稀,适合一些日韩系发动机精密、工作温度相对较低的车型;而40粘度的机油较稠,更适合德系车等发动机工作温度较高、对机油高温保护性能要求较高的车型。
除了常见的“W”系列,还有单级机油标号,比如SAE 30。这种机油只有高温粘度指标,通常适用于一些老旧车型或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车辆。
基础油怎么看好不好
基础油是机油的主要成分,约占机油总量的70%-90%,其质量直接影响机油的性能。基础油一般分为五类。
一类基础油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通过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白土补充精制而成。这类基础油的性能相对较差,杂质较多,氧化安定性、低温流动性等方面都不太理想,但成本较低,现在市场上一些低端机油会使用。
二类基础油是通过加氢工艺生产的,性能比一类基础油有了很大提升,杂质含量少,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更好,在中低端机油中应用广泛。
三类基础油也是采用加氢工艺,不过其生产工艺更为先进复杂,性能更接近合成基础油。它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抗氧化性和清洁性能,很多高端半合成机油都以三类基础油为主。
四类基础油是聚α-烯烃(PAO),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合成基础油。PAO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高温稳定性、抗磨损性和抗氧化性,能为发动机提供更出色的保护,是高端全合成机油的主要成分。
五类基础油则是除了一到四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如酯类油等。酯类油的润滑性极佳,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磨损,常用于赛车用油或高性能发动机机油中,但成本较高。
判断基础油好不好,首先可以看机油的认证标准。像API(美国石油协会)认证,等级越高,对基础油和添加剂的要求就越高,说明基础油质量越好。还有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认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础油的品质。其次,观察机油的外观。优质的基础油通常色泽清亮,无浑浊和沉淀。如果机油看起来颜色暗沉、浑浊,那基础油的质量可能就不太好。另外,还可以通过机油的使用感受来判断。使用优质基础油的机油,发动机运行会更平稳,噪音更小,动力响应也更迅速。
机油标号和基础油的知识对于我们正确选择机油至关重要。了解了这些知识,下次去保养爱车时,就可以根据自己车辆的实际情况,选出最适合的机油,让爱车的发动机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