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三大基地”崛起:解码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向新力”
贵安新区“三大基地”崛起:解码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向新力”
导读:贵安新区作为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过去一年GDP突破400亿元,增速达21.1%,连续6个季度保持20%以上增长。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贵安新区聚焦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三大基地”的战略部署。
贵安超算中心:数字经济的“最强大脑”
贵安超算中心被誉为贵州数字经济的“最强大脑”。这座白色建筑内配备有715台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哪吒2》的震撼特效,正是由这里每秒3亿亿次的算力支撑完成渲染,将原本需600年的工作量缩短至近3年。目前,中心已为全国150余部影视作品提供渲染服务,服务器使用率超80%,成为“贵州算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贵安新区的贵安超级计算中心内,机柜林立,光缆密布,指示灯闪烁不停,一台台服务器高速运转,将算力源源不断输送到全国各地。
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安超级计算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贵安超算中心作为贵州省科研算力基础设施,算力峰值达到30PFlops以上,核心算力来自于1200张高性能计算卡与部分中央处理器,累计为广东、上海、湖北、四川及贵州等多个省市输送算力约2800万卡时,服务科研次数达到3000次以上。
凭借厚实的算力底座,贵安超级计算中心目前已累计为超过20万的用户提供云渲染服务算力支撑。除了影视渲染,还面向生物医学计算、天文气象计算、新型工业化计算、新一代建筑抗震科研分析等多个领域。
贵安超级计算中心的蓬勃发展,正是贵安新区积极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的缩影。目前,新区累计引进华为云、中国电信、交通银行数据中心等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达23个,算力规模突破56Eflops。
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贵安新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企业,贵州长江汽车抢抓“电动贵州”等政策机遇,开发了系列具有领先技术和适应市场的差异化重卡产品。特别是基于西南地区煤矿等应用场景,自主研发了7款电动重卡产品。
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监介绍,通过优化轻卡生产线工艺流程,生产节拍从1JPH(单位时间工作量)提升至3JPH,现在每日可生产下线24辆整车,后续将进一步提高生产节拍。
围绕“电动贵州”战略规划,贵州长江汽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产能效率不断提升。2024年,公司累计生产整车9199辆,工业产值同比增长约326%。
下一步,公司将主要围绕“细分市场、领先战略、一流产品、绿色智造”四大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用足用活用好“电动贵州”等各项政策,通过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培育新市场,继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在聚焦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产业基地方面,目前贵安新区已陆续吸引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车时代、中科电气等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落地,形成从电池材料研发到整车制造的产业链。
三大产业协同发展
2024年,贵安新区“三大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36亿元,增速82%。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亿元,增速168%;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92亿元,增速43%;先进装备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43亿元,增速72%。
贵安新区的发展启示
从“一张白纸”到“三大支柱”,贵安的崛起不仅是产业的量变,更是发展逻辑的质变。2024年,贵安新区紧扣“一极一高地两示范”发展定位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总体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蹄疾步稳,顶压前行,奋力攻坚,政策红利与创新基因交织,算力、电池、装备的协同效应,让新区GDP连续6个季度增速超20%,绿色经济占比突破50%。当“东数西算”的浪潮涌向黔中,贵安已不再是被机遇选择的追随者,而是以“新质生产力”重塑西部经济版图的破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