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这就是“衣冠禽兽”的由来啊!明清官补制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就是“衣冠禽兽”的由来啊!明清官补制度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18/11/53818554_1149292739.shtml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品质恶劣的人。然而,这个成语最初却是一个褒义词,与明清时期的官服制度密切相关。



明清官服纹饰制度

明清时期,官员在朝服的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形的图案,叫补子。通常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官员等级不同,补服对应的飞禽和走兽图案也有所区别。

清《大清会典》对官补主纹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文职一品用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职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衣冠禽兽”的由来

因为官员“披禽穿兽”,所以古人尊称其为“衣冠禽兽”。从源头上讲,“衣冠禽兽”一词最初是褒义词。然而,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当道,官员内部矛盾加重,文武百官压榨百姓,声名狼藉……百姓备受压迫,于是私下里将胡作非为的官员统称为“衣冠禽兽”。至此,“衣冠禽兽”一语才开始有了贬义。

参考资料

《清代官补》臧诺著

《服饰纹样中的等级制度》王渊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