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明明体寒怕冷,却容易上火?上热下寒的体质,如何引火归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明体寒怕冷,却容易上火?上热下寒的体质,如何引火归元?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29/20/44204030_1150134516.shtml

导读:有些人体寒怕冷,却容易上火,这是怎么回事?中医认为,这可能是"上热下寒"体质的表现。本文将从中医角度解析这种体质的成因,并提供相应的调理方法。

有些人在生活中发现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自己明明怕冷,体寒体质,却反反复复出现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嗓子疼、长痘等上火的症状,这是怎么一回事?

上火这个事,要是体质偏热的人总上火也就算了;如果是经常熬夜、吃油腻的食物导致上火,也说得过去。

为什么自己平时饮食比较健康,体质偏寒,还反反复复上火呢?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个问题。

上火是由寒引起的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就给解释清楚了,如果身体寒邪过重,表现出来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上火实际上就是由寒引起的。

上火,火在哪?

反反复复的口腔溃疡、牙疼、流鼻血、冒痘、头晕耳鸣……

体寒,又寒在哪?

阳气不足,形体易感知人不易察觉的寒气:怕冷,稍微吹了风就容易感冒,吃一点凉的就会拉肚子;同样的温度下,总别旁人穿得厚,还总是手脚冰凉;尿频;男子阳 痿,女子宫寒小腹发冷/不孕……

出现这类情况的朋友,便是传说中的「上热下寒」体质了。

这种人调理的时候就比较棘手,单纯温阳,就会导致上火问题更严重;单纯的清热解 毒,就会导致腹泻、下肢冰凉等体寒问题的加重。

上热下寒是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肾主水、心主火。正常情况下,心火往下引,可以温暖下半身,肾水往上走,可以制约上焦的火、滋润上半身,这样一来,身体才有了阴阳循环。

说白了,就是心肾不交,下面的肾水没升上来,导致上面的火越烧越旺;上面的火没走下去温煦肾水,导致下半身越来越凉,人就会形成上热下寒体质。

是什么原因导致心肾不交呢?要么是心的问题,要么是肾的问题,要么是中间的问题:

  • 肾阴、肾阳亏虚。肾阴亏虚,肾水本身不足,往上走一半水就没了;而肾阳亏虚,阳气过于虚弱,没有足够的力量鼓动肾阴向上升腾,心火也得不到滋养。
  • 心阳偏亢,则虚火内扰。
  • 中焦堵了。心肾相交的中点是脾胃,脾胃虚弱、湿气过重堵住中焦,心火和肾水自然无法下降和上升。

所以上热下寒的调理思路,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上下对流了,寒热就平衡了。

5招助你改善上热下寒

1.艾灸调理

对于不听话的这一团小火苗,我们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把它引到应该去的地方,也就是引火归元,同时依靠外力驱散积聚在身体下部的寒邪。那么艾灸就是非常合适的选择了。

调理时,取气海穴、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顺着穴位,艾灸把浮越在上的阳气向下引导,入里散寒,阴阳融合,同时温补下焦,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

2.菜谱推荐

乌梅三豆汤。

【材料】准备乌梅、黑豆、黄豆、绿豆各30g,冰糖适量。

将三种豆类和乌梅清洗干净,提前浸泡2~4小时;将泡好的豆子和乌梅放进锅内,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煮至豆子开花;放入适量冰糖,放至温热即可食用,不可隔夜。

肉桂小米饭。

【材料】准备肉桂8克、小米150克。

【药膳解析】

乌梅三豆汤是在三豆饮的基础上增加乌梅,用黑豆代替赤小豆的改良汤方,黄豆补脾胃,黑豆补 肾、绿豆清热,乌梅能生津液、收敛相火,可以帮助身体达到平衡。

肉桂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元,小米养肾气,去脾胃中热,这道饭可以引火归元,还能补脾肾助阳气,改善上热下寒体质。

3.揉腹

这是一种元气自我充实法,揉中焦,助力身体运动,是一种“引火归元”的手法,每天一次,会使内脏的气血运行通畅,元气充足。从而使得上下通和,升清降浊,去旧生新,去除体内的各种邪气。

4.踮起脚走路

这个方法可以疏通足三阴经、驭气上行,从而温补 肾脏、激发中气、改善肾功能,不仅可以促使血液供给心肌足够用的氧气,还有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锻炼小腿肌肉、增强踝关节稳定性等作用。

5.艾叶泡脚

可以把上焦的火引下来,非常适合虚火重又手脚凉、腿肿的人(注意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注意:这个方法会把头面和上焦的气血引下来,气血不足的人不能久泡,泡过量会有头晕的感觉。

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大,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所以如果发现自己身体不适,符合上热下寒的症状,一定要尽快进行调理,以避免疾病越来越严重。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 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