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安全用药 | 氨茶碱毒副作用及防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安全用药 | 氨茶碱毒副作用及防治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20/05/10240337_1149427244.shtml

氨茶碱是一种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氨茶碱的药理作用、常见毒副反应、防治措施以及中毒后的处理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药物的使用和安全用药要点。

氨茶碱的药理作用

茶碱类的药物茶碱具有支气管扩张、抗炎、免疫调节和支气管保护作用。氨茶碱与茶碱、多索茶碱,二羟丙茶碱都属于茶碱类药物。茶碱类治疗窗极窄,给药期间注意血药浓度监测

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含茶碱77%-83%,药理作用来自茶碱,乙二胺能增加茶碱的水溶性。氨茶碱主要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减慢环磷酸腺苷(cAMP)水解速度,升高细胞内cAMP含量,也能影响内源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来调节支气管扩张,同时还能对抗腺嘌呤等对呼吸道的收缩作用。能增加心排出量,扩张输出和输入肾小动脉,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抑制远端肾小管重吸收钠、氯离子。

氨茶碱的局部刺激大,口服后易引起胃肠道症状。口服疗效不及静脉注射。

氨茶碱的常见毒副反应


  • 过敏反应:多表现为皮肤湿疹,荨麻疹或伴气喘,也有多形红斑样药疹。高度过敏者,常在推注过程中突发躁动不安、意识丧失、口唇紫绀,继而呼吸心跳停止。
  • 药物过量中毒:此多见于儿童用药过量或误服,超过最大治疗量(6mg/Kg/次),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并有无意识动作、口渴、脱水及低热;后期可出现呕血、谵妄、痉挛、昏迷、高热和虚脱,亦有表现为癫痫样大发作。可因延髓抑制而死亡。

造成氨茶碱毒副反应的原因与个体用药差异大有关。氨茶碱清除速度,女性慢于男性,老年人慢于青壮年人,肥胖、肝病、心衰、慢阻肺、低氧血症、酸中毒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均影响氨茶碱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按常规剂量长期应用时,亦可引起中毒。

此外,配伍不当也是引起氨茶碱毒副反应的原因。延缓茶碱代谢的药物有红霉素、螺旋霉素、H2一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有降低茶碱清除率、延长半衰期的作用,这些药物与氨茶碱并用,易发生中毒。

注射速度过快也可引起氨茶碱毒副反应。静注治疗剂量发生中毒的确切原因尚不明,多认为与注射速度有关,故有“速度性休克”之称。

氨茶碱毒副反应的防治

  • 严格控制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以缓解喘息症状。
  • 正确掌握常用剂量和注射速度:氨茶碱的血浆半衰期平均为5~6小时,静脉注射,血浆浓度迅速升高,15~30分钟内产生最大效应。

口服0.1~0.2克/次,3次/日;静推0.25~0.5克/次,用5%葡萄糖液20~40ml稀释后缓慢注射;极量,0.5克/次,2克/日。静注时间不小于15分钟,静注后尚需观察15~30分钟。

  • 用药量必须个体化:用药前充分考虑年龄、性别、病理生理及影响茶碱血浆浓度的药物因素。对60岁以上老年人、小儿、肺心病、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压及严重缺氧的卧床患者应减量使用。若静注用药时间较长,应定时检查心电图。

  • 监测血药浓度:茶碱的治疗血清浓度参考范围为儿童及成人10-20μg/m,新生儿5-10μg/ml;最小中毒浓度参考值为成人20μg/ml,新生儿15μg/ml。

  • 样本采集时间

  • 静脉给药:第一次静脉滴注(负荷剂量)完成后30min、维持剂量开始后48h、茶碱剂量调整后1224h;

  • 口服给药:测定最高血药浓度(Cmax):①速释制剂:给药后2h;②缓释制剂(bid):早晨服药后4~6h;③长效制剂(qd):给药后8h;测定最低血药浓度(Cmin):在下一剂量前采样;

  • 如监测稳态血药浓度则在用药2天后采血即可。

  • 注意交叉过敏反应:凡对其他茶碱药物过敏者,应列为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以防通过胎盘和乳汁引起胎儿和婴儿中毒。

  • 慎用情况:酒精中毒、心律失常、严重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疾病、高血压、甲亢、严重低氧血症、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癫痫病等。

  • 药物相互作用:与克林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环丙沙星、依诺沙星、H2—受体拮抗剂、别嘌醇、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利福平、美西律等合用时,可使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应调整用量,以防中毒。

  • 配伍禁忌:本品注射剂pH约9.6,如遇酸性药物即有茶碱沉淀析出。本品静脉注射不可与维生素C、肾上腺素、四环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配伍。本品忌与麻黄碱、咖啡因、可拉明等同用。

  • 中毒处理: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应及早对症处理,镇静退热,吸氧排毒、抗休克等。氨茶碱静推,副作用明显,故不推荐静脉推注给药。氨茶碱的个体反应较大,用药时应因人而异。手麻手抖和滴速与个体差异有关,严重副作用有惊厥和抽搐。氨茶碱中毒需做心电图及脑电图。

氨茶碱的中毒及治疗

氨茶碱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多见于一次服用剂量过大或短期频繁用药而中毒。其中毒除与剂量有关外,还与给药速度有明显关系,特别在静脉注射过快时尤易发生。

氨茶碱静脉注射引起的急性中毒,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受损害的表现,如心音低弱以致不能听到、休克、呼吸困难、肺栓塞、全身痉挛、瞳孔散大等,还常在静脉注射过程中突然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其余症状为头痛、眩晕、兴奋、谵妄、失眠、耳鸣、肌肉震颤、心悸、过早搏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其中以烦躁不安为早期出现的症状。

对于氨茶碱导致的急性中毒,应开展以下监测用于评估:血清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急性中毒患者,每 2 小时重复一次,直到出现峰值水平)、血清电解质、钙和葡萄糖、心电图、胸片等;

停药,清除残留药物,并展开对症治疗。

  • 口服中毒者立即催吐,常规洗胃,4小时后应行高位结肠灌洗,同时灌服泻剂,利尿输液促进毒物排泄。
  • 用新斯的明0.5mg~1mg,肌肉注射,20~30分钟1次。

对症治疗:

  • 呕吐

  • 静脉给予昂丹司琼 0.15 mg/kg,最大剂量 16 mg,给药前获取 EKG 以筛查 QTc 延长

  • 静脉注射法莫替丁 20 mg(儿科剂量 0.25 mg/kg 至最大剂量 20 mg)

  • 对于昂丹司琼难治性呕吐,大剂量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 0.5 至 1 mg/kg,最大单剂量 50 mg(静脉注射苯海拉明 25 至 50 mg [儿科剂量 1 mg/kg],最大总剂量 50 mg 也可用于预防肌张力障碍反应)

  • 癫痫发作

  • 一线:苯二氮卓类药物

  • 二线:左乙拉西坦或苯巴比妥。避免使用磷苯妥英钠或苯妥英钠。

  • 难治性癫痫发作:咪达唑仑输注

  • 心律失常

  • 根据 ACLS 或 PALS 指南进行治疗

  • 低血压

  • 一线:静脉注射等渗盐水或乳酸林格液(20 mL/kg,最大 1 L),最高 60 mL/kg(3 L)

  • 二线:选项包括以下之一:

  • 去氧肾上腺素连续静脉输注—— 初始剂量 0.5 至 2 mcg/kg/分钟(儿童 0.1 至 0.5 mcg/kg/分钟),滴定至有效

  • 去甲肾上腺素连续静脉输注 – 初始剂量为 0.05 至 0.1 mcg/kg/分钟,滴定至有效;或者,在成人(估计体重 80 公斤)中,非基于体重的剂量为 5 至 15 微克/分钟

  • 避免使用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

*以上对症治疗方案参考UptoDate,仅供参考,侵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