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耳朵,防止噪声性耳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保护耳朵,防止噪声性耳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IOMCLK05567WHE.html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各种噪声污染越来越多的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环境中,严重的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尤其对于工地工作的人、军人、从事电竞行业的年轻人、需要长时间电话回访的客服人员等,噪声是听力致残的主要因素。
什么是噪声性听力损失?
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是一种因长期噪声暴露导致的获得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损伤部位在内耳。是仅次于老年性耳聋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会出现哪些症状?
1、耳鸣
早期即可出现耳鸣,常出现在听力下降之前,多为双耳持续性高调耳鸣,少数为其他性质的耳鸣。
2、听力减退
早期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对语言交流影响不大,不易被察觉。随着听力损害的加重逐渐累及语频区,导致语言交流障碍。
3、前庭功能障碍
长期的噪声加震动的刺激,可引起前庭功能障碍,表现为眩晕、视物摇动、平衡和协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等。
4、其他系统症状
● 头痛、头晕、易疲劳、情绪不稳定、食欲减退、恶心、消瘦等症状
● 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视野改变和辨色能力减退等视觉系统症状
● 内分泌功能失调(如月经失调等)、代谢性疾病(如骨与关节脱钙、骨质疏松等)
如何预防听力损失?
一、控制噪声来源
1、工作场所:严格执行国家噪声职业卫生标准,使用低噪音设备或降噪技术
2、生活环境:远离高噪音环境的娱乐场所,在家使用电视音箱等要控制音量
二、个人防护
1、佩戴护耳器
2、减少接触时间
三、健康监测
1、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2、患有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声环境下工作
四、改善生活习惯
1、使用耳机时,每天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音量控制在60%以下;头戴式耳机相对于耳塞式耳机对耳朵的损害较小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营养,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热门推荐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反渗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选型指南:如何选择适合的RO设备?
咖啡斑如何护理
脖子上长咖啡斑咋回事
百年经典药物哌甲酯:从偶然发现到ADHD治疗主力
说服的艺术:情理并重的沟通智慧
上海郊区楼市政策松绑在即,曙光初现
上海郊区楼市全面停滞,外环外成重灾区
捡到鹦鹉后如何处理
阳台纠纷使用权归谁所有:法律界定与权属争议解决
理解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概念及其关系
青苔危害和构建多防线防治,从物理清除到生物抑制,保障果林绿色透气
古代官员很早就要上朝了 他们住哪里又是在哪里办公
如何获取名下企业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致敬!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僵蚕的功效与作用
解码“流量广州” | 人口流入第一城,广州靠什么成就“引力场”?
毕业设计: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网络流量检测系统
从小青梅到大产业,看青梅酒产区新力量
新能源汽车电机分类及工作原理
“一药三效”,降糖、降脂还护肝!JAMA子刊:新药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潜在选择
跨境电商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在外边吃饭总口渴?乙基麦芽酚在作怪!
10部豆瓣评分超9.0的动画短片,高水准的影片,意境表达让人敬佩
个人检视剖析发言材料:对照六个纪律检视剖析
散瞳的作用和意义
岗课赛证人才培养体系的法律实践与创新
岗课赛证人才培养体系的法律实践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