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视剧《九部的检察官》热播,未成年人校园安全防护指南来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27: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视剧《九部的检察官》热播,未成年人校园安全防护指南来了

国内首部未成年人检察题材电视剧《九部的检察官》自开播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与讨论。该剧通过一系列生动曲折的案件,向公众展现了未检检察官在司法办案、帮扶救助、权益维护、犯罪预防等方面的履职过程和担当作为,引发了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与预防犯罪的思考和关注。

该剧案件选择贴近现实,展现了未成年人进酒吧网吧、贷款整容、校园霸凌、性侵犯等社会问题,通过深入剖析向观众传递了明确观念: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和司法相互配合。

作为剧集前期的主线内容,姜筱洁案案情复杂,牵连众多。一方面,姜筱洁是欺凌同学的施暴者,向同学头上倒饭、逼迫同班同学吃药,似乎是校园欺凌的反面典型。但另一方面,她又是性侵犯罪的受害者,在恐惧与焦虑中挣扎却不敢对家人倾诉。下面,我们来看未成年人遭遇校园欺凌和性侵该怎么办。

未成年人防校园欺凌指南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上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下述行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失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欺凌。

哪些情况会表明孩子可能正遭受欺凌?

  • 突然不愿上学: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 无端情绪变化: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 抱怨有同学针对他: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地聊聊天。
  • 身上出现伤痕: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 行为异常: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 睡眠出现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当遭遇欺凌,孩子该怎么做?

  • 保持镇定。
  • 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 学会寻求帮助。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 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当孩子遭遇欺凌,家长该怎么做?

  • 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 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

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 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

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 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

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对孩子表达共情,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

  • 接纳,父母绝不抛弃你。

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

  • 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 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

告诉孩子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向他说明,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尽管这么艰难,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谢谢你的信任。

发生校园欺凌,学校该怎么做?

  • 救助为主: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 适度惩戒: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 快速反应: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立刻开展救助工作,合理处置欺凌事件。
  • 低调弥补:在处置过程中,校方要从受害人角度出发,多关注受害孩子、家长的利益,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客观回应社会关切。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1. 不做受害者
  • 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 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 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 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1. 不做欺凌者
    开学典礼是新学期开始隆重地举行的仪式。为学生搭起展现自我的舞台。

  2.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 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 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 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 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未成年人防性侵指南

如何预防性侵害?

  1. 提高辨别能力,防止熟人作案

有近七成的性侵害案件是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也就是熟人作案。这些熟人通常是孩子最熟悉、最信任、最尊重、最亲近和最依赖的人,包括亲人、邻居、老师、父母的朋友等。

  1.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 第一,隐私部位不能碰。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衣服背心、裤衩遮盖的部位不许别人看、不许别人触摸。
  • 第二,结伴而行不落单。尽量和朋友、同学结伴而行,不独自走夜路或者进入偏僻场所,不去过街天桥隧道、娱乐场所周边等危险多发地带。
  • 第三,小恩小惠不能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贪图便宜接受他人的食物饮料或者财物,防止掉入坏人设下的圈套。
  • 第四,不良信息不去看。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去看淫秽色情的网站,平时也不要出入迪厅、酒吧、夜总会等场所,抵制不良信息。

遭遇性侵害时怎么办?

当遇到性侵害时,学会“说不、会跑、会骗、会记”。

  • 第一,“说不”,可以大喊:“住手!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 第二,“会跑”,在公共场所时跑向人多的地方,向周围的人求助或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 第三,“会骗”,可以编理由骗侵害者,想办法逃跑。
  • 第四,“会记”记住侵害者的体貌特征。

如何应对性侵害?

  1. 保留证据

一旦不幸遭遇性侵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留存证据,因为指证罪犯需要有证据支持,要收集保留相关的证据,可以采取拍照、录音等方式进行,对于体液、毛发、皮屑、通信记录等证据进行保留。因此,被侵害后,不要擅自洗澡、洗衣物、收拾房间、扔东西等等。若是熟人作案,要保留好通话、通信记录,若是对方事后威胁、收买等,也要留下相关证据。

  1. 及时报警

不幸遭遇性侵害时,不要慌,要保持冷静,一边想办法脱身,逃离现场,一边想办法拨打110报警或者与家人联系,让警方或家长知晓自己面临危险的地点,发出求救信号。

  1. 勇于求助

发生性侵后,一定要向你信任的成年人求助,包括父母。

  1. 配合调查

做笔录时要如实陈述,不隐瞒、不夸大、不做虚假陈述

  1. 调整心态

千万不要觉得是自己的错,也不要看不起自己。要多和信任的家人、朋友交流,也可以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医生,尽可能地减少负面情绪。

法条链接: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根据女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生理卫生、心理健康和自我保护教育,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其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保障女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应当建立有效预防和科学处置性侵害、性骚扰的工作制度。对性侵害、性骚扰女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通知受害未成年女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女学生,学校、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保护其隐私和个人信息,并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