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论中医:白血病(附解读)
倪海厦论中医:白血病(附解读)
【导读】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倾向。中医对白血病有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白血病的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案,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疾病。
倪海厦论白血病
成因与症状
白血病在中医中被称为“真寒假热厥四逆之症”。西医虽知白血球不断升高、红血球不断下降,但无法确切解释其成因。中医则认为,白血病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阳过亢而阴退所致。
人体的营养吸收过程可以比喻为锅、火与油的关系:小肠是锅,命门之火是火源,脾脏分泌的津液如油。食物经过消化后,高浓度的营养被吸收进入脾脏,此时营养分为五色(青、赤、黄、白、黑),分别入肝、心、肺、肾和脾脏。这些营养储存在各脏器中,需要时释放出动力,供应全身。
发病机制
当高浓度的营养不能直接进入内脏而出现外溢时,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内脏病变,二是血癌。例如,肝病患者面色发青,就是因为肝中积聚了肿瘤或坏死细胞,导致青色高纯度营养无法入肝而上浮到脸上。
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药品污染,以及滥用抗生素、类固醇等,都会影响这一系统的正常运作。抗生素会破坏白血球的制造,导致体内不断制造白血球以对抗炎症,最终导致体内防卫系统失衡。
治疗方法
一旦确诊白血病,不应慌张,也不可乱用化疗或随意输血。应寻找精通经方的中医师进行治疗。汉唐15号方剂是专门针对白血病设计的,通过增强五脏吸收营养的能力,清除体内阻碍,促使小肠营养完全入脾,同时加入寒凉药物预防贫血。
紫极老师解读
白血病的分类与诱因
白血病可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年轻人和儿童是高发人群,其中年轻人多因伤精导致慢性白血病,儿童则多因感冒后使用抗生素导致急性白血病。此外,环境污染(如电磁辐射、化学药品)也是重要诱因。
中医辨证
中医将白血球和红血球视为一对相对阴阳:白血球为阳,红血球为阴。从五行角度来看,白血球对应肺(白色),红血球对应肝(红色)。白血病患者常表现为身体乏力、易出汗、受寒、咳白痰等症状,中医将其归为虚劳范畴,认为已影响到少阴与厥阴部位。
治疗原则
治疗白血病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平衡。对于急性白血病,可使用辛热药物排邪;对于因伤精导致的白血病,需同时使用温阳药和寒凉药;对于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白血病,则需调经通络。
预防与注意事项
- 避免随意暴露在辐射线下
- 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伤精
汉唐15号方剂
- 主要成分:桂枝、白芍、附子、天花、当归、熟地、丹皮、桃仁、麦冬等
- 服用方法:
- 一般轻症:三餐饭前各服20粒
- 若服至三餐饭前各30粒,连续两周未见好转,需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