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大摄氧量有什么意义?跑者如何提高最大摄氧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大摄氧量有什么意义?跑者如何提高最大摄氧量?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MQISHI0513EF9U.html

最大摄氧量是评价人体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更是如此。它不仅反映了心肺功能的健康状况,还与抵御慢性疾病和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密切相关。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最大摄氧量的意义,并提供科学的提升方法。

最大摄氧量是指在运动达到极限时,人体能够摄取的最大氧气量。这个数值越高,说明心肺机能越健康。正常成年男性的最大摄氧量一般为40-60毫升/(千克·分钟),女性则为35-55毫升/(千克·分钟)。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最大摄氧量低于健康标准。

虽然最大摄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通过科学训练和合理饮食,仍然可以发现自身最大摄氧量的更好水平。具体提升方法包括:

  1. 减重:合理减重会直接提高最大摄氧量。在给定的耗氧量和能力下,体重较轻的跑者在跑步过程中将消耗更少的能量,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同样的能量供应下跑得更远。每消耗一卡路里,体重更轻的跑者可以跑得更远。

  2. 间歇训练:间歇跑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增加肺容量和心脏输送带氧的红细胞速度。然而,间歇训练虽然提升最大摄氧量“见效”快,但“失效”也快,且容易导致运动者厌跑和受伤,因此不是优先选项。

  3. 长距离慢跑:研究显示,E强度的长距离慢跑是提升线粒体数量的最佳策略。线粒体是身体使用和消耗氧气转化为能量的关键,增加线粒体数量能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的用氧能力。有效的LSD(长距离慢跑)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不超过150分钟。当最大摄氧量变化不再明显时,可以考虑加入间歇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最大摄氧量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耐力无法通过训练提高。每个人的最大摄氧量都有提升空间,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