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议火神雷神山医院:见证奇迹的时刻
全国热议火神雷神山医院:见证奇迹的时刻
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不仅展现了中国速度,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危难时刻的团结与奉献精神。从医院的命名寓意到建设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这场抗击疫情中的中国力量。
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命名深意
如何解读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命名深意?
首先,这两个名字蕴含着人们的期望和美好寓意。在古代,消除瘟疫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焚烧,因为高温能有效地杀死病毒。尽管有人可能认为这过于迷信,但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科学防治措施的一种期许。当然,科学的防治措施是首要之选,而命名所蕴含的玄学元素,如易学和传统文化,只是作为辅助。
此次疫情主要影响肺部,而肺在五行中属金,火能克制金。因此,“火神雷神山”的命名寓意着借助火神和雷神的力量来镇压瘟疫。然而,有人误解了“火雷噬嗑”的含义,将其与病毒阻塞联系起来,这显然是牵强附会。实际上,“噬嗑”卦象征着主方受到客方的压制和抑制,与病毒无关。
此外,选址对于重大疾病防控来说至关重要。在选址时,科学、互联互通以及扩散因素等都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在这些基础上,再兼顾风水布局。然而,将所有事物都与风水联系起来,并强加于病毒之上,这种做法显然是牵强附会,甚至有些荒谬。
总之,“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命名主要寄托了人们的期望和美好寓意,而非信心或精神寄托。对于重大疾病防控来说,科学的防治措施才是关键。
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直播吸引了超过1000万观众。
全民见证的奇迹
值得注意的是,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直播虽然吸引了众多观众,但这些直播并无主持人进行讲解,画面视角也相对固定。在直播过程中,观众们经常能听到嘈杂的建筑声音,有时甚至直接无声,但这并未影响大家对这场特殊建造过程的关注。
即便没有专业主持人的讲解,直播画面视角也相对固定,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直播依然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他们究竟在看什么呢?原来,湖北武汉正在创造着奇迹。
为了给感染的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环境,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以小汤山模式迅速建立两所专门医院——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占地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病床,仅用六天时间就需建成;而雷神山医院建筑面积更是达到约3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500张,建设周期为半个月。这样的建设速度和规模,无疑将再次见证中国建筑的奇迹。
千万人集体围观这两家医院建设的直播画面,正是想要亲眼见证这一奇迹的诞生。与当年小汤山“非典”医院的建设相似,如今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址上,建设者们同样在争分夺秒地施工。
众志成城的建设者
1月28日,雷神山医院建设进入第三天,现场一片繁忙景象。1000多名工人齐聚一堂,共同投入这场与时间竞走的战斗。近百台施工设备齐声轰鸣,仿佛是大自然中奏响的一曲壮丽乐章。
那么,如此众多的工人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汇聚的呢?答案令人感动:他们都是自愿前来支援的。其中,不乏有苏州的老板亲自带领建筑队伍,驱车千里,只为能在武汉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还有许多包工头,在除夕夜享用年夜饭时,意外接到了紧急招工的电话。他们毫不犹豫地放下筷子,立刻着手召集工人,奔向建设现场。因为他们深知,在这场与疫情的较量中,时间显得尤为宝贵。
为了抢抓工程进度,项目部决定采用两班倒的工作模式,确保施工24小时不间断。因此,即便是在除夕之夜,工人们也只能在路边的简陋环境中匆匆享用盒饭,因为饭后他们又要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这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当记者在现场询问一位挖土机工人是否曾提及报酬时,他坦然回答:“无所谓,哪怕是义务劳动也愿意。”当另一位记者向一位从河南远道而来的工人表示感谢时,他微笑着回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在各家媒体的采访中,我们从未听到过一位工人抱怨工作的劳累、艰苦或危险。相反,他们面对镜头时,用最真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全国人民:“为了抗击病毒,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前往需要我们的地方。”
医护人员的最美逆行
这些天,类似的感人故事层出不穷。为了能迅速投入抗疫一线,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纷纷递交“请战书”,表达他们义无反顾的决心。
我们要向这些医务人员致以最深的敬意和感谢。正是他们的坚定坚守和无私奉献,使得千家万户能够在春节期间安心居家,静候佳音,期盼病毒早日得到控制。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奇迹。而“中国奇迹”的背后,是无数国人齐心协力,共同克服重重困难所铸就的辉煌。当前,抗击疫情同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方能迅速取得胜利。愿所有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支持。武汉必胜!中国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