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龙岗附中发展纪实:合作办学的领航学校 强势崛起的卓越高中
华中师大龙岗附中发展纪实:合作办学的领航学校 强势崛起的卓越高中
在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有一所高中,建校九载,载誉流光。她在“追求卓越”的精神指引下,光华灼灼。她,就是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附”)。
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
该校开办于2013年,是在深圳教育优质均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龙岗区引进名校办名校而创办的一所全寄宿公办高中,九年来,她谱写了一部自强不息的筑梦史、行稳致远的奋斗史、跨越发展的创新史,奏响了“合作办学的领航学校,强势崛起的卓越高中”的动人乐章。
卓越精神:引领跨越发展
在华附师生的口中流传着这句话,“YYDS并不是说‘永远的神’,而是指‘姚晔大神’”。原来,在2022届高三冲刺阶段,姚晔不懈努力,不断缩小与梦想的差距,从“深一模”深圳市第118名,到“深二模”深圳市第15名,再到高考广东省历史类总分第6名。他为什么能保持奇迹般的进步,最后被北京大学录取呢?这源于追求卓越的华附精神。
源于追求卓越的华附精神。
华附经过九年的砥砺奋斗、拼搏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已深深印刻入华附人的骨髓,成为华附人最珍贵的生命箴言。追求卓越,是新时代华附师生奋斗的常态,它流淌在校园的每一声晨读里、每一节课堂中、每一步奔跑上……它引领着每一名华附人,从这里出发,用海纳百川的胸怀、用鹰击长空的气势、用坚如磐石的信心、用百折不挠的毅力,做新时代奔涌的浪花,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姚晔,以2022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类总分第六名被北京大学录取。图为姚晔(左)与他的高三班主任——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冯俊伟。
正是在追求卓越的精神引领下,华附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开办九年,学校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平台示范基地学校”,并以优异的办学成绩成为合作办学的领航学校。在2018-2021近四年高考工作中,学校摘取深圳高考最高奖——卓越奖,获得“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状”“深圳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深圳市平安校园”“深圳市绿色学校”“深圳市首批现代学校制度示范校”等殊荣。还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三星级啦啦操俱乐部、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学校。成绩的背后是追求卓越的精神感召,是辛勤汗水的浇灌。
2021年,该校入选龙岗区“首批十大卓越学校”培育对象行列,进入优质发展期。同年,以华附为牵头学校成立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集团)。这是目前龙岗区办学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基础教育集团。“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主动探索,积极作为。”该校校长孙伟琼说,要力争3年~5年内把集团办成“全市一流、全省优质、全国知名”的基础教育集团。
卓越师生:收获累累硕果
该校有特级正校长1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近60%,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110多人;拥有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5个市级以上名师工作室和15个区级以上名校长、名师工作室。
2017年,该校音乐教师陈娟在广东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2019年,该校英语教师李倩和心理教师陈静雯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20年“深圳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该校总积分位列深圳市第一,2016年、2018年、2020年连续三届“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该校总积分位列深圳市前三;2021年深圳市“名师工程”第五批教师及培养对象入选教师人数位列深圳市高中第一;在龙岗区“第三批名班主任培养对象”“骨干教师”“第四批骨干班主任培养对象”“第一批教坛星秀培养对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评选活动中,该校近70位教师获评区级荣誉称号。短短几年,解慕宗、陈静雯、冯俊伟三位教师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解慕宗、秦耕耘、袁晓明、黄晶莹等青年教师获得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
2017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状元许家祥。
通过理念引导,名师引领,师徒结对,专项培养,自我研修,各类参赛评比,教学常规精细化、制度化等机制与路径,一支由“顶尖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华附黄金师资结构队伍应运而生。
华附英才学子辈出,2016年首届毕业生邓国田同学获得深圳市体育高考术科第一名;2017年许家祥同学凭借699分的裸分成绩夺得广东省高考理科第一名;2018年胡连馨同学成为中央戏剧学院话剧与表演双学位专业全国女生第一名,主演《人世间》等央视热播剧;2019年谢睿同学高分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并获得全额博文奖学金;2020年翟羽格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2022年姚晔同学以658分位列广东省高考历史类总分第六名(屏蔽5人),被北京大学提前签约录取。
华附高考成绩取得跨越式增长,七届高考,特控(重点)率以每年近8%的幅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是深圳市进步最快的学校之一。2022年高考纯文化总分600分以上有68人,相比2021年增加26人;特控(重点)线上线人数516人,上线率为52.55%(比增8%),其中纯文化特控(重点)上线人数461,较2021年增加88人,上线率为50.10%,本科上线率96%。学校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令人折服的教学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在深圳市近年来不断新、扩建高中的背景下,2022年华附的中招录取分数线较2021年提高20分,排位从建校的39名提升到今年的27名,提升12个名次,生源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为学校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华附被誉为强势崛起的卓越高中。
卓越平台:凸显办学特色
华附是教育部部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与龙岗区政府在深圳合作开办的唯一公办高中,是华中师大基础教育的特区窗口学校。该校是闻名全国的顶尖高中——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兄弟学校,与华师一附中高度融合、多元合作,聘请华中师大一附中名师团队到龙岗任教。两所学校深度交流,同步备考,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研教学云同步,名师指引全面发展,青年教师实地跟岗,学生结对携手成长。
该校传承百年名校华中师范大学“三博”文化理念,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开发了以“厚德、博雅、崇真、笃行”为主要内容的“三层四翼”和美特色课程体系。2020年起,结合国家“强基”计划,该校在英才体系中开发强基课程,对接有强基计划高校(原985高校),培养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课程中,学生自主兴趣选择,实行小班化课程,开展研究型学习,每周开设不少于12节强基课程。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届的强基课程班高考均分超过600分,为“双一流”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子,强基课程成效初显。
游学期间,华附学子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合影。
该校拥有完善的社团课程体系,倡导学生体艺技“2+1+1+1”特长发展。60多个社团涵盖人文、科技、艺术、体育、劳技等领域,与深圳市兄弟学校学生社团、华中师大多所附属学校的学生社团、武汉顶级高校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每年的体育艺术节、科技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班级文化节、华附好声音、访百年名校游学、文化寻力、“重走长征路”等特色活动成为学生们才艺展示的舞台、增长见识的窗口、提升素养的契机,更是学生们温馨难忘的回忆。
在学校多层次培养下,学生多元发展全面进步:该校挂牌成立“深圳市创客实验室”,胡书涵同学以三项发明专利获评广东唯一“全国最美中学生”,曾浩然同学获得全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总决赛金奖并受邀参加国际发明展,黄鹏炜、邓智宏同学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机器人越野)”一等奖,欧阳文玉同学的创新发明获得德国纽伦堡发明展金奖,学生创新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高中组)金奖。“星动”啦啦操团获得全国啦啦操最高级别比赛一等奖,“老干部”男生小合唱团获得全省表演唱比赛第一名,在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合唱团合唱节目获中学甲组一等奖,学生美术作品获中学组一等奖。学校女子足球队获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李思彤同学入选U17国家女子足球队,欧阳玉环同学入选国家女足集训队。
锚定目标:聚力创建一流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华附人将坚守初心使命,弘扬追求卓越的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瞄准“卓越高中”的奋斗目标,抢抓历史机遇,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合作办学、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抢占智慧教育发展制高点,以对接高校“强基计划”实施学校“强基工程”为突破口,带动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努力打造华中师大龙岗附中(集团)卓越品牌,为龙岗建设教育强区贡献华附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本文原文来自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