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法精炼·养目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法精炼·养目功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18/15/39587278_1149311123.shtml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视疲劳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问题。一套融合了中医理论、气功实践与现代视疲劳缓解原理的"养目功",以其独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缓解视疲劳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真正的功夫修炼,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更需要内在的领悟。只有将“求”与“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在勤奋努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


气派功 道一生内气·内力三丹田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这套护眼功法融合了中医理论、气功实践与现代视疲劳缓解原理,其设计兼具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依据。功法以中医“肝开窍于目”“肾精养目”理论为基础,通过刺激劳宫穴、睛明穴等关键穴位调节气血运行,配合眼球运动增强睫状肌调节能力。

相较于传统眼保健操,这套功法构建了“放松-训练-调养”的完整干预链,其“提踵调息”动作能即时提升血氧饱和度3.2%,形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双重作用。但需注意动作规范性,如按压眼眶力度过大会损伤睑板腺,建议借助穴位图谱精确定位。对于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数码视疲劳,将此类传统功法与抗蓝光眼镜、人工泪液等现代手段结合使用,可形成多维度护眼方案。实施前建议进行基础眼科检查,尤其40岁以上人群需排查青光眼等隐患,每月监测眼轴长度等客观指标,科学评估干预效果。

主功

预备式

练习者双脚分开站立,两脚间距与肩同宽,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内心平静,将注意力集中在眼部区域。

功理:通过放松与保持平静,能够有效缓解眼肌的疲劳。

一、运掌

  1. 劳宫前后呼吸:练习者两臂向前平举,手掌立起,掌心朝前。手臂向内回收时吸气,向前推出时呼气。在此过程中,将意念集中在劳宫穴,如此重复八次(见图1、2)。

  2. 劳宫左右呼吸:两臂向身体两侧平举,手掌立起,掌心向外。手臂向内回收时吸气,向侧面推出时呼气。同样将意念集中在劳宫穴,重复八次(见图3、4)。

  3. 劳宫上下呼吸: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指向上翘起,掌心向下。两掌向上提至腰部位置,然后再向下按回到身体两侧。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意念始终守在劳宫穴(见图5、6)。

  4. 劳宫左右拽气:两手心相对,在身体前方做出抱球的姿势,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接着做左前右下的开合拽气动作,同时意念集中在劳宫穴。进行第二遍时,动作方向相反(见图7、8)。

功理:通过这些动作,使气在手掌运行,从而贯通相关穴位。

二、导气

  1. 抓气:练习者两臂向前平举,掌心朝上,然后屈肘。当两手移动到眼部区域时,手指做出抓气的动作,想象将眼内的浊气抓取出来。当两手移动到身体两侧时,做出扔气的动作(见图9、10)。

  2. 剑指排气:双手呈剑指姿势向前平举,然后反掌屈肘,将剑指放在眼眶上,顺着眼睛的方向向下推,同时身体屈膝下蹲,将意念集中在眼睛部位,使浊气向下导出并排出体外。之后,剑指向前推,同时展开手掌,身体站直(见图11、12、13)。

功理:促使手部与眼部的气相互融合,达到排除眼部浊气的目的。

三、揉球运掌

练习者两臂向身体左前方伸出,掌心向下,手臂微微弯曲,上半身稍微向前倾斜。双手从左前方至右后方做圆形揉球动作,在揉球的同时,腰部也随之转动(见图14)。

功理:该动作能够使眼部产生气感。

四、贯气(眼内)

  1. 正贯气:两臂向前平举,掌心朝上,然后屈肘,使掌心正对着眼部区域进行贯气。此时,将意念集中在掌心,想象气贯入眼内(见图15)。

  2. 抽拉贯气:已经对眼睛贯气的双手,向前水平移动拉开一尺左右的距离,然后再回到原来位置对眼球进行贯气,如此抽拉动作重复三次(见图16)。

  3. 旋转贯气:对眼睛贯气的双手,在眼睛前方沿着眼周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贯气,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旋转三圈(见图17)。

  4. 肾俞贯气:两臂向前举起,掌心向上托气,然后变为半握拳状态,手臂向内旋转至身体后方,使虎口(合谷穴)紧贴在后腰部的肾俞穴。将意念集中在合谷穴,让气贯入肾俞穴(见图18、19)。

功理:使手部与眼部的气融合,运化并疏通眼内经络。此外,肾为肝之母,通过健肾可以养肝,肝气旺盛则眼睛明亮。

五、疏肝理气

  1. 揉肝气:练习者双臂弯曲,掌心向内,分别放置在脾区和肝区。然后由外向内进行旋转轻揉,将意念集中在肝脾部位,使气随着手的转动而运行(见图20)。

  2. 推肝气:双臂弯曲,掌心向内,放在脾区和肝区。接着从上至下轻轻进行平推,意念集中在肝脾部位,使气随着手的动作呼吸,向上时吸气,向下时呼气(见图21)。

功理:肝开窍于目,肝气与眼睛相通,肝气舒畅则眼睛明亮。

六、运眼

  1. 眨眼:练习者全身放松,有节奏地用力眨眼9次,随后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之后再重复做9次。

  2. 旋眼:练习者目视前方,眼球做旋转运动,旋转一圆周算一次,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9圈。

  3. 瞪眼:练习者双眼尽力睁大向前看,然后闭上眼睛休息片刻,如此重复做2 - 3次。

功理:通过这些动作活动眼肌,增强眼睛的调节功能。

七、闭目养神

练习者全身放松,安静站立,闭上眼睛(见图22)。

功理:此动作有助于休息和养护体内之气。

八、提足调气

练习者双手叉腰,双脚足跟提起,仅用足尖站立在地面上,同时上半身向上提起,此时吸气;然后足跟落地,呼气,将意念集中在丹田部位(见图23)。

功理:调节体内之气,使其归一,避免出现气滞的情况。

辅助功

预备式

练习者通过搓掌洗面的动作,将意念集中在眼部区域。

效能:该动作能够增强面部血液循环以及大脑皮层的机能,有效缓解眼肌疲劳。

1. 按揉正光穴

方法:练习者双手的食指、中指弯曲并拢,与大拇指形成钳状,放置在前额部位,用大拇指罗纹面尖端按在正光穴上(见图24)。

效能:能够疏通经络,达到明目的效果。

2. 挤按睛明穴

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挤按鼻根处,进行下按上挤的动作,上下共做9次(见图25)。

经络:该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效能: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明目的功效。

3. 按太阳穴,轮刮眼眶

方法:双手四指弯曲并拢,用双大拇指罗纹面按住双太阳穴,再用双食指第2节内侧面轮刮眼眶周围(见图26)。

经络:涉及足少阳胆经。

效能:主要用于治疗屈光不正、视物不清等眼部问题。

4. 推压客主人穴

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向上推压穴位,并配合呼吸,共做9次。

效能:能够健脑明目。

5. 点揉风池穴

方法:双手四指并拢按住后头,头部微微向前倾,用大拇指腹按住后头两侧的风池穴,进行向里向外的按揉,共9次(见图27)。

经络:属于足少阳胆经。

效能:具有疏风解热、聪耳明目的作用。

6. 点揉养老穴

方法:用一只手的四指托住另一只手的手腕,将拇指指腹放在养老穴上进行点压按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9圈,然后换另一只手重复操作(见图28)。

效能:能够舒筋、通络、明目。

7. 拍揉光明穴

方法:上半身向前倾斜,双手握拳,分别按在小腿外侧的光明穴上,先拍打一次,然后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3圈的按摩(见图29)。

经络:属于足少阳胆经。

效能:具有调肝明目的功效。

综合法

1. 视物意守法

练习者从近处开始看绿树,然后慢慢扩展视野,直至达到最大范围,之后闭上眼睛片刻,如此重复看3 - 5次。

观看远处固定不动的景色或物体,最好选择绿色的,安静地注视一会儿,要有信心看清楚。经过一段时间后,每次视物的时间可以延长至1分钟。

效能:该方法能够改善水晶体的调节能力,增强眼肌功能。

2. 自我默念法

操作:在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练习者自我默念一些增进视力的词句,比如“我的眼睛明亮了”等。

效能: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信心,促进眼睛的功能,从而提高视力。

注意事项

  1. 练习者应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练功,并且要摘掉眼镜。

  2. 在练功期间,要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同时减少看电视和电影的时间。

  3.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

  4. 练习者需要坚持练功,并且注重日常营养的摄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古法精炼·养目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