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4两幺作战靴深度评测:设计亮点与使用局限全面解析
3514两幺作战靴深度评测:设计亮点与使用局限全面解析
近年来,3514两幺作战靴因其独特的设计和出色的性能而备受关注。这款靴子采用麂皮与尼龙织物拼接的材质,搭配现代化的外观设计,不仅在军用领域广受欢迎,其民版产品更是成功破圈,成为街头巷尾的爆款。本文将从外观设计、材质用料、结构特点、使用体验以及优缺点分析等多个维度,对这款备受争议的作战靴进行全面评测。
要说起近年来最热门的军品装备,那么两幺作战靴一定榜上有名。其本体采用麂皮(翻毛皮)与尼龙织物组合,具有颇高的颜值,相较于以往装备的国产作战靴,在重量上更是进行了优化,穿着起来也更加轻便。其民版产品更是成功破圈,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爆款,就算是在非军迷人群里也有不少它的拥趸。
外观设计与材质用料
拆盒后可见,靴子整体呈狼棕色,该颜色也是如今不少国家的主流作战靴色系,辅材与本体色相呼应,主打的就是一个低可视度。靴身为翻毛皮/麂皮与尼龙织物拼接,造型设计颇具现代感,除了常规的鞋带固定外,内侧还有一条拉链。
而且靴子本身也具备一些特色,比如颜色看上去要比美军和市面上一些商业品牌的狼棕色略深(当然也可能是本人手头靴子的色差导致的),另外就是靴舌和金属快扣的五角星的标志,以证明其祖国造和配发品的身份。
靴子高度为8寸,属于经典的高帮,是常见的军靴规格,在扎好鞋带的情况下是能很好地保护到脚裸的。也许在很多人看来高帮靴子多少会影响到灵活性,但毕竟在户外活动时很容易出现踝部扭伤的情况,而作为军靴肯定是得优先考虑防护性的。不过,两幺靴在设计上还是进行了找补,重点提升了穿着轻便性与舒适度,靴子整体重量控制在了约980克/双的水平,较前代作战靴减重了近20%。
靴头与靴跟设计
靴头和靴跟的设计防撞防踢,均有延长包胶,上面的纹路是攀爬的利器。
靴头和靴跟进行了一定的包胶处理同时也预留了防滑纹,具备了加固与增加摩擦力的作用,保证其能够减小外界环境对靴子的损伤,在提供了良好的撞击保护的同时也能增强攀爬能力。同时脚面位置则没有做太多设计,和常规的皮鞋或靴子结构类似。
靴身预留了用于弯折的“V”字缺口,弯折时的干扰小,进行蹲起动作更放心。
靴身结构与材料
两幺靴采用现代军靴常用的三明治结构,也就是靴身+EVA中底+橡胶大底组合而成。
结构方面这是采用的现代军靴常用的“三明治”结构(靴身+EVA中底+橡胶大底),靴身与中底及大底结合采用的是胶粘工艺,肯定会有人吐槽这个中间减震层和靴身粘粘的溢胶,虽然看着闹心。但并不影响使用。而且据小编亲测是两幺靴是具有较高的弹性和抗冲击能力的,而且由于靴子内置了支撑板的原因穿着时感受明显。
鞋带固定方式则是前段常规穿绳,后段金属快速提拉环的设计,此举有利于实现鞋靴的快速穿脱,是妥妥的快速反应设计,再加上鞋带的柔韧性较高,系紧鞋带后不易松脱。
靴子的鞋舌也是系带系统一部分,该处采用皮革拼织物的结构,除了印有五角星标志之外,还预留有鞋带孔和鞋带的收纳口袋。用户可通过此设计将鞋带完美隐藏,能有效地防止野外环境下脱落和钩挂。并且鞋舌开口范围不算太大,应该有防异物进入和防偏移的考量,小编实测在穿着的过程中,脚踝处并无挤压感,在活动过程中鞋舌也未发生偏移和错位。
争议点:侧拉链设计
接下来就是这款这款靴的争议点-侧拉链。很多伙伴对侧拉链可谓是又爱又恨,一方面觉得有它更加轻松方便,而另一方面觉得它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很成问题。以至于不少人直接选择将拉链缝上,以舍弃了便携性的方式来提高耐久度。
当然厂家也不是没有尝试解决问题,目前的新版本侧拉链已经换成了带锁止的YKK拉链,而魔术贴搭扣也已经更换成了更耐用的版本。经过小编实测,拉链的顺滑度会有下降但其强度却有了提高,魔术贴毛面和硬面则换了更耐用的版本,搭扣的固定方式也有了一定加强。
靴身与脚踝接触的位置进行了填充,包裹感也很强。而且靴筒内与足部的接触面几乎都是透气网布,往下更是有“双肾”造型的承托软垫,做到了透气性和舒适性的同时在线。而靴跟位置设计有提拉环,穿脱起来更方便。不过靴子的后跟位置未设计贯通式的纵向补强,这点多少会影响到此处的支撑性和强度。
另外就是这款靴子自带的鞋垫,原装的是一副“网红爆米花”(类似保利龙泡沫材质)鞋垫,另外一副则是常规的海绵鞋垫,前者更柔软但是支撑略逊,后者支撑可以但会偏硬一点,两款鞋各有利弊,用户可以更具实际需要选择。也可以在靴子穿久了塌陷以后直接垫上另外一副鞋垫。
靴底为EVA材料加橡胶大底的夹心结构,支撑和回弹都能给到位,对靴子整体的保护性也有提高,舒适度也是不错的,其内部有防穿刺层,就算是在较复杂碎石路等非铺装路面上它也能稳定发挥,不会让人感觉到扎脚。对减轻足部负荷,减缓长期高强度训练的体能消耗,提升单兵的机动能力有明显帮助。
经过小编亲测,在泊油路、土路、沙地、草坪等地形环境下它的防滑表现是较好的,但在丛林泥地或瓷砖地,尤其是沾水的瓷砖地上,它就会变得滑。还是更推介在非铺装的环境下用它,如此效果更佳。
优点总结
- 造型讨喜,长得像市面的流行款式,不论是造型还是日常用都很合适。
- 靴子“三明治”结构(靴身+EVA中底+橡胶大底),具有保护作用同时,中底部分也能起到一定缓冲作用,跑起来也是轻便舒适。
- 靴子内衬有大量网面,外部设计了透气孔,保证其透气性。
- 靴子橡胶大底耐用性较高,适合户外地形。纹路设计较合理,能保证在多数环境中具有出色的防滑性能。
- 侧拉链设计穿脱灵活,能实现快速反应。
局限性分析
首先是侧拉链的问题,两幺靴的舒适度优于前辈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侧拉链和魔术贴搭扣确实没少让人诟病。能快速穿脱是优点,但缺点也同样明显,首先是拉链可能发生脱钩或松动,然后是魔术贴的失效问题,而且只要采用侧拉链设计这两点就基本无解,厂牌能做的也就是尽量的选择好的辅料来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普通人以及那些不需要长距离步行和长时间野外行动的单位来说这个问题不大,因为他们能通过更换或后勤维修来解决,但对于步兵及野战单位来说,这个缺陷就很要命了。因此他们也不得不采取一些“土办法”来克服困难,相信大家在网上已经见过不少的“魔改”和吐槽的帖子了。
然后是靴子采用胶粘工艺的问题,其采用的是经典的“三明治”结构,回弹和抗冲击性能不错。如果仅用于体能和竞技,那么使用此工艺其实没有太大问题,但它的身份偏偏是一双通用的作战靴,毕竟是胶粘就可能会有开胶的一天,若是追求可靠性还是建议采用线缝加固或者模压工艺。
然后就是关于皮质的问题,不可否认其在轻量化上做了很大努力,但不知否是过度追求轻量还是麂皮加工的问题,两幺靴的皮面较同类产品的确是更薄,而且更容易发生明显形变,而这又影响到其了防护性与耐用性。
至于麂皮不耐脏的问题,其实是还是好解决的,用补色剂及麂皮护理液就能搞定了。不过它的确不适合用来搞内务评比,因为补色剂用多用少都会呈现色差。
最后就是关于后跟无纵向补强的问题,缺少这个设计意味着靴筒的纵向抗撕裂能力将会受到影响,而且现在已经有用户遇到了此处开裂的情况,确实是让人闹心。虽然市面上也有些靴子没设计此结构,但作为一款通用靴,这种微调即可解决的问题还是调整下更好。
单就日常穿着感受来说,两幺作战靴还是相当不错的,其在轻量、透气、贴脚这些方面要比前辈们好上不少,不仅脚感舒适还回弹明显且推进有力,奔跑起来也是丝毫不落下风。而侧拉链设计非常方便,系带部分有收纳空间,穿脱方便且看起来更加规整。在外观上两幺靴相较于前辈们也是颇为新潮的,用的也是如今同类产品常见的麂皮材质,看上去大有与国际接轨的势头。无论是从性价比还是用户体验来看,这款作战靴都表现出色,是日常使用的理想选择。
而在网络上,两幺作战靴的风评存在两极分化。有人认为其轻便、舒适、颜值高、且表现出色。也有人认为其有设计瑕疵,耐用性不佳,实在难堪大任。在小编看来,这些都对也都不对。
个人认为两幺靴其实并非那么不堪,而是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因为无论是其参考对象还是侧拉链靴这种类型,本身都是市面上已经存在很多年的成熟设计,在很多商业品牌以及军方自购目录里都能找到类似的产品,所以它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将其配发给机关单位、消防、执法、驾驶这些岗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坏就坏在其定位是受众更广的公发通用作战靴,这其中不乏需要长时间步行,或者长期处于恶劣环境,缺少补给的步兵单位及特战等单位。而侧拉链作战靴明显是不适合这类单位的,也不适合作为绝大多数军种的制式。当然,除了1-3个月能发一双新靴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选择需要大规模配发的通用制式作战靴,还是以标准的系带作战靴更为靠谱,毕竟越简单的结构故障率越低,也没有必要舍弃稳定地结构而去标新立异。如果所在单位一定要强调快脱性能,其实在普通的系带作战靴上加装一个拉链盘(zipper inserts)也是个可供参考的选择。因为就算是拉链盘坏了,使用者也能将之拆除继续使用鞋带固定。
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同时存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气候、地形和地貌,而这些也对作战靴的适应性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想通过一双靴子打遍天下,其实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还不如有的放矢,专靴专用来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