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诀,过好深秋15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诀,过好深秋15天!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8/14/60048106_1136019465.shtml

《史书》中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寒露时节,秋风渐紧,草木凋零,冷意袭来。
此时,阴寒渐盛,阳热渐衰,气温逐渐下降,一夜凉似一夜,进入深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寒露更是养生的重要关口。
养护得当,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若疏忽大意,寒气入体,则会影响身体机能。
牢记三宜、三忌、三秘诀,懂得顺应时令,外在收敛,由内调养,方能平安健康过深秋!

三宜

一、宜重视润燥,吃食白色

步入深秋,天气逐渐干燥,接而伤肺。
在中医理论中,白色食物五行属金,通于秋,能够有效滋阴润燥,防止秋燥侵袭身体。
寒露时节,不妨多吃些白色食物,如秋梨、白萝卜、银耳、百合、莲藕等。
不仅滋润了肺腑,也为寒冬积蓄了能量。

二、宜培固阳气,早睡早起

寒露时节,阳气敛降,顾护阴液。
古人有云:“必待日光”,应顺应自然界规律,早睡早起。
理想的入睡时间是晚上22点至23点,此时阴气最重,正是养阴精、收神气的最佳时机。
而早上6点左右起床,则可以配合阳气的生发,使肺气得以舒展,让人一天都精神饱满。

三、宜顺时进补,适当养胃

寒露时节,湿浊初退,脾胃尚未完全健旺。
而秋季虽为进补佳季,然天干物燥,盲目进补,常常会虚不受补。
此时,不急于食用肥甘厚味,以免脾胃运化失常。
多选择甘淡补脾的食物,特别要提的是山药,它不仅调和脾胃,还具备滋补的功效。
此外,不妨以多菜少肉、七八分饱为原则,少油少盐,为脾胃减轻负担。

三忌

一、忌运动赶早,损伤阳气

《黄帝内经》有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早晨于庭院中漫步,能使阳气生发,促进气血流畅。
然而,到了秋季,尤其是寒露时节,运动则需更加讲究。
深秋的早晨气温较低,地表的寒气更重,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人来说,过早外出运动容易遭受寒邪侵袭。
此时,应避免“赶早”锻炼,选择气温回升时进行。

二、忌勤喝凉茶,火上加燥

深秋干燥,上火成了这个季节的“常客”。
盲目饮用凉茶,不仅加剧秋燥,还损害脾胃。
我们可以凭借个人体质和喜好选择温茶,如红茶、普洱茶等,具有暖胃养胃的功效,保持内外平衡。
当然,白天喝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是寒露养生的佳选。
淡盐水补充日间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蜂蜜水则助眠养颜,还能缓解秋燥引起的便秘。

三、忌盲目秋冻,寒从足生

民间常有“春捂秋冻”的养生说法,倡导在秋季适度感受凉意,以促进身体适应季节变化,增强抵抗力。
但寒露之后,气温已经明显下降,一味追求“秋冻”,易受风寒。
所谓:“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根据天气变化调整穿着,及时增添衣物,尤其做好脚部的保暖措施。
当然,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增强抵御寒邪的能力。
比如,睡前双手互搓足心,既能促进气血流通,又能帮助身体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三秘诀

一、吃一果

寒露蜜桃,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品种。
桃与“逃”谐音,寓意着远离不顺,步入幸福安康。
品尝一口,不仅味道甜美,更有着迎来福气,长寿健康的美好祝愿。
然而,寒露蜜桃虽好,却也需食之有道。
其味甘性温,适量食用能滋润养人,过量则易上火,甚至引发身体不适,尤其对于内热偏盛人群更应谨慎。

二、暖二处

1. 暖腰‌
腰眼,作为腰部的重要穴位,是肾气汇聚的所在,极易受寒邪易侵袭。
尤其是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逐渐衰退,腰部对寒冷的抵抗力也会相应减弱。
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上一件保暖的马甲或护腰衣物。
空闲时刻,也可进行一些按摩,将双手搓热,轻轻放置于腰眼之处轻轻按揉,能够温煦腰部、强健体魄。‌

2. 暖颈
颈部,是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
长时间暴露在外,易受寒风侵袭,血液循环不畅,引发淤堵,出现头痛、感冒等症状。
建议大家在寒露及之后的日子里,外出时务必佩戴围巾,为颈椎穿上“温暖的外衣”。
同时,还可以通过适当的颈部运动、热敷、按摩等方式,进一步促进颈椎的血液循环,增强颈椎的灵活性与韧性。

三、揉三穴

1. 少商穴:清肺利咽
少商穴,位于手指拇指末节的桡侧,即指甲根角侧上方约0.1寸处
按摩方式: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固定住,再以弯曲的大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感受微微的刺痛感。
记得左右手交替进行,每次持续1-3分钟。
按摩作用:少商穴是缓解咳嗽、发热、咽喉肿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良伴。
定期掐揉,还能有效预防慢性咽炎和感冒,让喉咙恢复清爽。

2. 神阙穴:和胃理肠
神阙穴,位于身体正中线,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与命门穴遥相呼应。
按摩方式:选择清晨起床或夜晚睡前,力度适中,围绕肚脐缓缓按摩,逐渐扩大范围至整个腹部。
按摩作用:神阙穴是调理脾胃的宝地,对于胃寒疼痛、便秘、腹泻等问题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温中健脾,散寒止泻。

3. 太溪穴:培阳补肾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柔软凹陷之中,是肾经的关键穴位。
按摩方式:选取下午17至19点这一肾经活跃时段,用对侧手的拇指或借助按摩工具,进行5分钟左右的按揉。
力度需适中,以产生酸胀感并伴有轻微麻意为佳。
按摩作用:被誉为“回阳九穴之一”的太溪穴,具有强大的补肾益精能力。
能有效调节人体精气神,是滋养肾脏、提升身体活力的不二之选。

宋代诗人释文准有诗云:“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节。”
寒露至,桂香浓,秋意生。
携一缕温暖,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愿桂香,洗去你心中的尘埃与疲惫;愿秋风,吹散你所有的烦恼与忧愁。
此时,养生健康不可少。
顺时节,添衣裳,润肺梨,多运动,健康伴,乐无疆。
点亮“在看”,寒露时节,照顾好自己,愿你养生有道,身体健康,心灵愉悦,明媚而温馨,*平安又快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